专利联盟中的技术创新与权利限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第11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第二章 专利联盟概述及问题的提出 | 第13-19页 |
第一节 专利联盟的概念及其类型 | 第13-15页 |
一、专利联盟的概念 | 第13-14页 |
二、专利联盟的类型 | 第14-15页 |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 | 第15-19页 |
一、日益严峻的专利丛林现象 | 第15-16页 |
二、反公共地悲剧中的囚徒困境 | 第16-17页 |
三、天价罚单背后的价格联盟 | 第17-18页 |
四、我国企业专利联盟的垄断险境 | 第18-19页 |
第三章 专利联盟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 第19-33页 |
第一节 专利联盟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 | 第19-25页 |
一、创新激励效应 | 第19-21页 |
二、降低交易成本 | 第21-22页 |
三、扫清授权障碍 | 第22-24页 |
四、推动技术标准的实施 | 第24-25页 |
第二节 专利联盟对技术创新的阻碍作用 | 第25-33页 |
一、专利联盟自身的非效率性 | 第25-27页 |
二、专利联盟的垄断倾向 | 第27页 |
三、专利联盟的限制竞争 | 第27-33页 |
第四章 专利联盟的权利限制 | 第33-45页 |
第一节 专利联盟权利限制的理论基础 | 第33-37页 |
一、对专利联盟中“垄断”的理论界定 | 第33-34页 |
二、专利联盟权利滥用法律规制的理论基础 | 第34-37页 |
第二节 专利联盟权力滥用法律规制的域外借鉴 | 第37-42页 |
一、由专利联盟的演进看美国的反垄断历程 | 第37-39页 |
二、欧盟对专利联盟的反垄断规制 | 第39-40页 |
三、日本对专利联盟的反垄断规制 | 第40-41页 |
四、国际条约对专利联盟的反垄断规制 | 第41-42页 |
第三节 我国专利联盟权利限制的立法现状 | 第42-45页 |
一、非专项法律规定 | 第42页 |
二、专项法律规定 | 第42-43页 |
三、部门规章 | 第43页 |
四、其他法律规范 | 第43-45页 |
第五章 我国专利联盟权利限制的不足与完善建议 | 第45-50页 |
第一节 对我国现行立法的评价 | 第45-46页 |
一、立法分散、可操作性较差 | 第45页 |
二、指导性原则缺位 | 第45-46页 |
三、缺乏针对性规范 | 第46页 |
第二节 我国专利联盟反垄断规制的完善建议 | 第46-50页 |
一、引入“专利权滥用抗辩”原则 | 第46-47页 |
二、确立专利联盟反垄断规制的基本原则 | 第47-48页 |
三、完善专利联盟专门立法 | 第48页 |
四、明确专利联盟权利滥用行为的类型 | 第48-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附件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