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前言 | 第8-12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1.2 本研究的意义 | 第8-9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8-9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9页 |
1.3 研究目的与假设 | 第9-10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9页 |
1.3.2 研究假设 | 第9-10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1.4.1 被试 | 第10页 |
1.4.2 研究工具 | 第10页 |
1.4.3 研究结果 | 第10页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0页 |
1.6 研究结论 | 第10-12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2.1 负性生活事件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2.1.1 负性生活事件定义 | 第12页 |
2.1.2 负性生活事件的测量 | 第12-13页 |
2.1.3 负性生活事件的相关研究 | 第13页 |
2.2 领悟性社会支持的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2.2.1 领悟性社会支持的定义 | 第13-14页 |
2.2.2 领悟性社会支持的测量 | 第14页 |
2.2.3 领悟性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 | 第14页 |
2.3 心理韧性的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2.3.1 心理韧性的定义 | 第14-15页 |
2.3.2 心理韧性的测量 | 第15页 |
2.3.3 心理韧性的相关研究 | 第15-16页 |
2.4 负性生活事件、领悟性社会支持和心理韧性的相关研究综述 | 第16-17页 |
3 研究方法 | 第17-21页 |
3.1 被试 | 第17-18页 |
3.2 研究工具 | 第18-19页 |
3.2.1 生活事件量表 | 第18-19页 |
3.2.2 领悟性社会支持量表 | 第19页 |
3.2.3 心理韧性量表 | 第19页 |
3.3 数据收集 | 第19-20页 |
3.4 数据处理 | 第20-21页 |
4 结果 | 第21-29页 |
4.1 吸毒组和非吸毒组被试在负性生活事件、领悟性社会支持以及心理韧性中的差异分析 | 第21-22页 |
4.1.1 两组被试负性生活事件的差异分析 | 第21页 |
4.1.2 两组被试领悟性社会支持的差异分析 | 第21页 |
4.1.3 两组被试心理韧性的差异分析 | 第21-22页 |
4.2 吸毒组被试各心理因素相关分析 | 第22页 |
4.3 吸毒组中负性生活事件对领悟性社会支持、心理韧性的预测作用 | 第22-23页 |
4.4 吸毒组中领悟性社会支持各维度的调节效应检验 | 第23-25页 |
4.5 非吸毒组各心理因素相关分析 | 第25页 |
4.6 非吸毒组中负性生活事件对领悟性社会支持的预测作用 | 第25-26页 |
4.7 非吸毒组中领悟性社会支持各维度的调节效应检验 | 第26-29页 |
5 讨论 | 第29-33页 |
5.1 吸毒组和非吸毒组在负性生活事件、领悟性社会支持以及心理韧性上的差异分析 | 第29-30页 |
5.2 吸毒组中各变量的关系 | 第30-31页 |
5.3 非吸毒组中各变量的关系 | 第31页 |
5.4 讨论 | 第31-33页 |
6 建议 | 第33-34页 |
6.1 帮助吸毒人员寻求更多的支持 | 第33页 |
6.2 推广身体力行的心理韧性相关教育 | 第33页 |
6.3 加强禁毒力度 | 第33-34页 |
7 结论及其他 | 第34-35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34页 |
7.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9页 |
附录 | 第39-41页 |
附录一:领悟社会支持量表 | 第39页 |
附录二:心理韧性量表 | 第39页 |
附录三:生活事件量表 | 第39-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