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基于安全日志的攻击模式挖掘技术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5页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第13页
    1.4 论文结构第13-15页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关键技术第15-31页
    2.1 安全日志概述第15-16页
    2.2 黑客攻击步骤第16-17页
    2.3 数据挖掘概述第17-18页
        2.3.1 数据挖掘定义第17页
        2.3.2 数据挖掘过程第17-18页
    2.4 常见数据挖掘分析方法第18-24页
        2.4.1 关联分析第18-20页
        2.4.2 序列模式分析第20-22页
        2.4.3 分类分析第22-23页
        2.4.4 聚类分析第23-24页
    2.5 安全日志收集与存储技术第24-30页
        2.5.1 基于HDFS的文件存储技术第24-26页
        2.5.2 Logstash日志采集技术第26页
        2.5.3 ElasticSearch日志检索技术第26-28页
        2.5.4 Kibana日志可视化分析技术第28-29页
        2.5.5 Redis数据库技术第29-30页
    2.6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基于模糊聚类分析和序列模式的攻击模式挖掘算法第31-47页
    3.1 安全日志特点分析第31-33页
    3.2 基于模糊聚类分析和序列模式的攻击模式挖掘算法流程第33-34页
    3.3 安全日志序列集生成第34-40页
        3.3.1 模糊聚类分析概述第34-36页
        3.3.2 安全日志属性相似度函数第36-39页
        3.3.3 模糊聚类分析算法改进第39-40页
    3.4 基于序列模式的频繁集挖掘第40-42页
    3.5 实验分析第42-46页
        3.5.1 实验数据集第42-43页
        3.5.2 实验环境第43页
        3.5.3 算法执行时间对比第43-44页
        3.5.4 算法结果对比第44-46页
    3.6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四章 基于ELK技术的攻击模式挖掘系统第47-57页
    4.1 系统概要与整体架构第47-48页
    4.2 主要功能模块第48-56页
        4.2.1 安全日志采集第48-50页
        4.2.2 安全日志处理第50-53页
        4.2.3 安全日志存储第53-54页
        4.2.4 攻击模式挖掘第54-55页
        4.2.5 系统监控第55-56页
    4.3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五章 实验与分析第57-64页
    5.1 实验环境搭建第57-58页
    5.2 实验过程第58-63页
        5.2.1 安全日志收集测试第58-61页
        5.2.2 挖掘结果对比第61-63页
    5.3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4-66页
    6.1 本文工作总结第64页
    6.2 未来展望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致谢第70-7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银行风险客户的识别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Android移动互联网舆情管理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