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主要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1.2.1 船舶融资租赁相关研究 | 第11-12页 |
1.2.2 风险评价方法相关研究 | 第12-13页 |
1.2.3 船舶融资租赁风险评价相关研究 | 第13-14页 |
1.2.4 国内外研究综述总结 | 第14-15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路线 | 第15-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2 研究路线 | 第16-17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2章 船舶融资租赁相关理论 | 第18-29页 |
2.1 融资租赁概述 | 第18-20页 |
2.1.1 融资概述 | 第18页 |
2.1.2 融资租赁定义 | 第18-19页 |
2.1.3 融资租赁特点 | 第19页 |
2.1.4 融资租赁发展现状 | 第19-20页 |
2.2 船舶融资概述 | 第20-22页 |
2.2.1 船舶融资定义 | 第20页 |
2.2.2 船舶融资特点 | 第20-21页 |
2.2.3 船舶融资方式 | 第21-22页 |
2.3 船舶融资租赁概述 | 第22-27页 |
2.3.1 船舶融资租赁定义 | 第22-23页 |
2.3.2 船舶融资租赁特点 | 第23页 |
2.3.3 船舶融资租赁主要模式 | 第23-25页 |
2.3.4 船舶融资租赁发展现状 | 第25-27页 |
2.4 船舶融资租赁风险概述 | 第27-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船舶融资租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9-36页 |
3.1 船舶融资租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29-30页 |
3.2 船舶融资租赁风险评价指标的选取与分析 | 第30-34页 |
3.3 船舶融资租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第34-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船舶融资租赁风险评价模型构建 | 第36-43页 |
4.1 船舶融资租赁风险评价模型评述 | 第36-37页 |
4.1.1 定性模型 | 第36页 |
4.1.2 定量模型 | 第36页 |
4.1.3 定性与定量结合模型 | 第36-37页 |
4.1.4 本文采用风险评价模型 | 第37页 |
4.2 船舶融资租赁风险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37-42页 |
4.2.1 熵权法 | 第37-38页 |
4.2.2 TOPSIS | 第38-39页 |
4.2.3 灰色关联模型 | 第39-41页 |
4.2.4 模型整体架构说明 | 第41-4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5章 航运企业船舶融资租赁风险评价实证分析 | 第43-52页 |
5.1 航运企业船舶融资租赁项目介绍 | 第43-44页 |
5.2 航运企业船舶融资租赁风险评价 | 第44-48页 |
5.2.1 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第44-46页 |
5.2.2 TOPSIS模型确定正负理想解欧式距离 | 第46-47页 |
5.2.3 灰色关联模型确定正负理想解灰色关联度 | 第47页 |
5.2.4 融资租赁风险评价结果 | 第47-48页 |
5.3 船舶融资租赁风险防控措施 | 第48-5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2-53页 |
6.1 主要研究成果 | 第52页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调查问卷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