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技术改造、农业技术经济论文

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运行与绩效评价研究--基于福建的实证分析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引言第16-25页
    1.1 研究背景第16-18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8-19页
        1.2.1 研究目的第18页
        1.2.2 研究意义第18-19页
    1.3 研究内容第19-21页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1-23页
        1.4.1 研究方法第21-22页
        1.4.2 技术路线第22-23页
    1.5 本文创新之处第23-25页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第25-48页
    2.1 文献综述第25-41页
        2.1.1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研究综述第25-30页
        2.1.2 创新绩效评价研究综述第30-40页
        2.1.3 简要评述第40-41页
    2.2 理论基础第41-47页
        2.2.1 技术创新理论第41-43页
        2.2.2 制度变迁理论第43-44页
        2.2.3 交易费用理论第44-45页
        2.2.4 生态系统理论第45-47页
    2.3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3章 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体系构建第48-67页
    3.1 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内涵及属性第48-54页
        3.1.1 内涵特征第48-52页
        3.1.2 属性分析第52-54页
    3.2 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构建背景及动因第54-56页
        3.2.1 构建背景第54-55页
        3.2.2 构建动因第55-56页
    3.3 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构建要素第56-63页
        3.3.1 基本条件第56-58页
        3.3.2 主体成员第58-63页
    3.4 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发展成效第63-65页
        3.4.1 协同效应第63-64页
        3.4.2 互补效应第64页
        3.4.3 集约效应第64-65页
    3.5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第4章 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合作系统运行分析:基于共生理论的视阈第67-82页
    4.1 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共生体系第67-70页
        4.1.1 联盟共生理论第67-68页
        4.1.2 联盟共生系统及特征第68-70页
    4.2 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合作系统运行模式第70-72页
        4.2.1 横向合作运行模式第70-71页
        4.2.2 纵向合作运行模式第71-72页
    4.3 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合作系统运行条件第72-73页
        4.3.1 共同的技术创新文化第72-73页
        4.3.2 结构合理的创新资源第73页
        4.3.3 完善的研发信息交流网第73页
    4.4 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合作系统运行过程第73-76页
        4.4.1 联盟形成基础第74页
        4.4.2 创新设想过程第74-75页
        4.4.3 研发实施过程第75页
        4.4.4 成果扩散过程第75-76页
    4.5 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合作系统运行机制第76-81页
        4.5.1 动力机制第76-77页
        4.5.2 利益分配机制第77-78页
        4.5.3 风险预警机制第78-79页
        4.5.4 协调保障机制第79-80页
        4.5.5 技术扩散机制第80-81页
    4.6 本章小结第81-82页
第5章 福建省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绩效评价第82-109页
    5.1 福建省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发展现状第82-89页
        5.1.1 福建省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概况第82-85页
        5.1.2 福建省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发展成效第85-89页
    5.2 绩效评价的DEA方法概述第89-91页
        5.2.1 DEA方法概述第89-90页
        5.2.2 DEA方法实施步骤第90-91页
    5.3 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绩效评价指标研究第91-95页
        5.3.1 内在影响因素第91-93页
        5.3.2 评价指标选取第93-95页
    5.4 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绩效评价第95-108页
        5.4.1 评价模型选取第95-100页
        5.4.2 样本数据来源及处理第100-104页
        5.4.3 模型结果分析第104-106页
        5.4.4 存在问题第106-108页
    5.5 本章小结第108-109页
第6章 福建省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绩效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第109-119页
    6.1 福建省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绩效影响因素分析第109-113页
        6.1.1 福建省农业产业创新需求概况第109-110页
        6.1.2 福建省农业科技政策法规环境第110-111页
        6.1.3 福建省农业科技资源环境现状第111-113页
    6.2 福建省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绩效影响因素的理论假设第113-115页
    6.3 福建省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绩效影响因素计量分析第115-118页
        6.3.1 模型选取第115-116页
        6.3.2 结果分析第116-118页
    6.4 本章小结第118-119页
第7章 福建省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绩效提升策略第119-128页
    7.1 基于政府层面绩效提升策略第119-123页
        7.1.1 营造有利于联盟发展的政策环境第119-120页
        7.1.2 拓宽联盟研发经费来源渠道第120-121页
        7.1.3 科学优化配置各类科技资源第121-122页
        7.1.4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第122-123页
    7.2 基于联盟层面绩效提升策略第123-126页
        7.2.1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联盟合作创新机制第123-124页
        7.2.2 建设企业家精神为引领的联盟知识管理体系第124-125页
        7.2.3 制定符合联盟发展的产业技术路线第125-126页
    7.3 本章小结第126-128页
第8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第128-131页
    8.1 研究结论第128-129页
    8.2 研究展望第129-131页
参考文献第131-138页
附表第138-141页
致谢第141-143页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第143页

论文共1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归因方式与抑郁关系的元分析
下一篇:清代前中期江南军事驻防研究(1645-1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