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一、绪论 | 第8-11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二)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9页 |
(三) 相关概念界定 | 第9-11页 |
1. 自闭症 | 第9页 |
2. 社交发起 | 第9-10页 |
3. 关键反应训练动机程序 | 第10-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6页 |
(一) 关键反应训练的原理 | 第11页 |
(二) 关键反应训练针对自闭症幼儿的相关研究 | 第11-15页 |
1. 国内 | 第11页 |
2. 国外 | 第11-15页 |
(三) 关键反应训练研究现状的思考及未来研究展望 | 第15-16页 |
三、PRT动机程序提升自闭症儿童社交发起的成效检验 | 第16-40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16-17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7-21页 |
1. 研究对象 | 第17-18页 |
2. 研究架构和设计 | 第18-19页 |
3. 研究工具 | 第19页 |
4. 目标行为的定义和数据收集 | 第19-20页 |
5. 教学材料及情境 | 第20页 |
6. 干预实施的忠诚度 | 第20-21页 |
7. 观察者一致性 | 第21页 |
(三)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21-38页 |
1. 目标提问行为的变化分析 | 第21-24页 |
2. 非目标提问行为的变化分析 | 第24-26页 |
3. 情绪状态的变化分析 | 第26-28页 |
4. 沟通能力的变化分析 | 第28-29页 |
5. 适应性行为的变化分析 | 第29-36页 |
6. 社会效度 | 第36-38页 |
(四) 讨论 | 第38-40页 |
四、PRT动机程序成分分析研究 | 第40-51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40-41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41-43页 |
1. 研究对象 | 第41页 |
2. 研究架构和设计 | 第41-42页 |
3. 研究工具 | 第42页 |
4. 目标行为的定义和数据收集 | 第42页 |
5. 教学材料及情境 | 第42页 |
6. 干预实施的忠诚度 | 第42-43页 |
7. 观察者一致性 | 第43页 |
(三)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43-47页 |
1. 低功能被试T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43-45页 |
2. 高功能被试D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45-47页 |
(四) 讨论与建议 | 第47-51页 |
五、总讨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附录1 强化物调查表 | 第56-58页 |
附录2 家长反馈问卷及访谈大纲 | 第58-60页 |
附录3 教师反馈问卷及访谈大纲 | 第60-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