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1章 继续履行相关概念阐述 | 第10-14页 |
1.1 继续履行的概念分析 | 第10-13页 |
1.1.1 继续履行的概念 | 第10-11页 |
1.1.2 继续履行的性质 | 第11-12页 |
1.1.3 继续履行的地位 | 第12-13页 |
1.2 继续履行合同判决 | 第13-14页 |
第2章 继续履行合同类判决的执行现状 | 第14-22页 |
2.1 继续履行合同类判决能否强制执行争议较大 | 第14-17页 |
2.2 继续履行合同类判决执行内容的确定和解释方式乱 | 第17-20页 |
2.2.1 执行法院自行解释法律文书确定的执行内容 | 第17-19页 |
2.2.2 请求法律文书制定机构释明执行内容 | 第19页 |
2.2.3 不同确定方式的裁定理由 | 第19-20页 |
2.3 涉及行政机关行为的履行请求权执行难 | 第20页 |
2.4 对另行起诉是否为执行中止事由看法不一 | 第20-22页 |
第3章 继续履行合同类判决执行困境的原因分析 | 第22-32页 |
3.1 被强制执行的合同性质特殊 | 第22-24页 |
3.1.1 被强制执行的合同涉及物权转让 | 第23-24页 |
3.1.2 被强制执行的合同具有人身性质 | 第24页 |
3.2 相关立法尚不完善 | 第24-29页 |
3.2.1 实体法规定的缺陷 | 第26-27页 |
3.2.2 程序法规定的缺陷 | 第27-29页 |
3.3 其他原因 | 第29-32页 |
3.3.1 审判罔顾执行,审执缺少对接程序 | 第29-30页 |
3.3.2 执行部门与相关部门沟通协作机制不畅 | 第30-32页 |
第4章 解决继续履行合同类判决执行困境的若干建议 | 第32-38页 |
4.1 完善相关立法 | 第32-35页 |
4.1.1 完善《合同法》有关继续履行的规定 | 第32-33页 |
4.1.2 完善执行立法 | 第33-35页 |
4.2 完善相关配套机制 | 第35-38页 |
4.2.1 在合同纠纷诉讼中强化法官释明权 | 第35-36页 |
4.2.2 建立完善立审执对接机制 | 第36页 |
4.2.3 进一步推进执行联动机制 | 第36-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