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18页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第11-12页 |
(一) 研究缘起 | 第11-12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三) 研究评述 | 第15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18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新西兰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改革背景 | 第18-22页 |
一、福利国家发展危机 | 第18-19页 |
(一) 财政危机 | 第18页 |
(二) 治理危机 | 第18-19页 |
(三) 信任危机 | 第19页 |
二、公共服务理论演进 | 第19-20页 |
(一) 公共选择理论 | 第19页 |
(二)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19页 |
(三) 公共物品多元供给理论 | 第19-20页 |
三、新西兰的治理改革 | 第20-22页 |
(一) 公共部门民营化改革 | 第20-21页 |
(二) 政府部门的治理改革 | 第21页 |
(三) 公共企业文官制改革 | 第21-22页 |
第三章 新西兰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制度设计 | 第22-29页 |
一、设计理念:市场主义与契约主义 | 第22-25页 |
(一) 市场主义:商业化—市场化—竞争化 | 第22-23页 |
(二) 契约主义:整体性—伙伴性—合同性 | 第23-25页 |
二、制度框架:绩效管理与社会服务 | 第25-26页 |
(一) 绩效管理 | 第25-26页 |
(二) 社会服务 | 第26页 |
三、政策法规:整体法规与领域法规 | 第26-29页 |
(一) 整体法规 | 第26-27页 |
(二) 领域法规 | 第27-29页 |
第四章 新西兰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运行实践 | 第29-35页 |
一、服务主体:多元化 | 第29-31页 |
(一) 政府机构-功能 | 第29-30页 |
(二) 市场企业-功能 | 第30页 |
(三) 非营利组织-功能 | 第30-31页 |
二、运行机制:多维化 | 第31-33页 |
(一) 筹资—支付机制 | 第31-32页 |
(二) 竞争—购买机制 | 第32页 |
(三) 监督—评价机制 | 第32-33页 |
三、合作方式:多样化 | 第33-35页 |
(一) 合同外包 | 第33页 |
(二) 凭单制或抵用券制 | 第33-34页 |
(三) 政府补助 | 第34-35页 |
第五章 新西兰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成效评估 | 第35-38页 |
一、评估目标 | 第35页 |
二、评估方式 | 第35-36页 |
(一) 绩效协议评估 | 第35-36页 |
(二) 绩效评估的程序 | 第36页 |
三、评估效果 | 第36-38页 |
(一) 经济迅速增长,有效缓解财政危机 | 第36页 |
(二) 服务质量高效,有力化解信任危机 | 第36-37页 |
(三) 政府效能提升,有效消解管理危机 | 第37-38页 |
第六章 新西兰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镜鉴启示 | 第38-42页 |
一、明确政府公共服务角色定位,建设服务-责任型政府 | 第38-39页 |
(一) 加强绩效管理,强化政府公共责任 | 第38页 |
(二) 定位政府职能,厘清购买服务范围 | 第38-39页 |
(三) 打造全体政府,增强服务购买能力 | 第39页 |
二、分离公共服务的提供和生产,建立社会-多元化服务 | 第39-40页 |
(一) 引入市场机制,推进服务供产分离 | 第39-40页 |
(二) 培育多元主体,推行地方化民营化 | 第40页 |
(三) 拓展合作方式,推动购买多元多样 | 第40页 |
三、健全公共服务购买政策法规,建构竞争-公平性环境 | 第40-42页 |
(一) 制定政策法规,加强购买制度规制 | 第40-41页 |
(二) 建立运行机制,规范购买操作流程 | 第41页 |
(三) 健全监管体系,营造购买良好氛围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