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输配电技术论文--电力网论文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影响的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3页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2页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2-13页
第2章 配电网网架分析第13-21页
    2.1 配电网典型供电模型构建第13-16页
        2.1.1 模型构成的基本元素第13-14页
        2.1.2 电缆线路典型供电模型第14-15页
        2.1.3 架空线路典型供电模型第15-16页
    2.2 分布式发电的典型运行模式第16-18页
        2.2.1 分散接入模式第16页
        2.2.2 专线接入模式第16-17页
        2.2.3 低压微网模式第17页
        2.2.4 馈线级和变电站级微网模式第17-18页
    2.3 有关边界条件的界定第18-20页
        2.3.1 分布式电源接入容量范围的初步限制第18-19页
        2.3.2 不同接口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功率因数的设定第19-20页
        2.3.3 潮流计算中分布式电源节点类型的处理第20页
    2.4 本章小结第20-21页
第3章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第21-35页
    3.1 分布式电源不同接入位置对配电网的影响第21-24页
    3.2 分布式电源不同接入容量对配电网的影响第24-27页
    3.3 分布式电源不同接入类型对配电网的影响第27-30页
    3.4 专线接入模式下对配电网节点电压的影响分析第30-31页
    3.5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短路电流的影响分析第31-33页
        3.5.1 计算对象的选取及短路电流限值要求第31-32页
        3.5.2 分散接入模式下的短路电流计算第32-33页
    3.6 本章小结第33-35页
第4章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第35-43页
    4.1 可靠性计算方法及流程第35-37页
    4.2 可靠性计算的边界条件第37-39页
        4.2.1 分布式电源接入容量说明第37页
        4.2.2 分布式电源接入位置说明第37-39页
    4.3 分布式电源接入容量及位置对可靠性的影响第39-40页
        4.3.1 不同容量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缆网典型位置的可靠性计算第39页
        4.3.2 不同容量分布式电源接入架空网典型位置的可靠性计算第39-40页
    4.4 分布式电源与储能配置结合对可靠性的影响第40-42页
        4.4.1 分布式电源及储能配置接入电缆网的可靠性计算第40-41页
        4.4.2 分布式电源及储能配置接入架空网的可靠性计算第41-42页
    4.5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5章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综合规划设计研究第43-53页
    5.1 遗传算法简介第43-45页
    5.2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综合规划设计第45-48页
        5.2.1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综合规划设计流程第45-46页
        5.2.2 复合储能设计第46-48页
    5.3 边界条件第48-49页
        5.3.1 风光资源情况第48页
        5.3.2 其它边界条件第48-49页
        5.3.3 负荷条件确定第49页
    5.4 仿真结果第49-51页
        5.4.1 不同渗透率下的经济性第49-50页
        5.4.2 不同风光配比下的经济性第50-51页
        5.4.3 储能增加对系统经济性的影响第51页
    5.5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53-55页
    6.1 结论第53页
    6.2 展望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致谢第57-58页
作者简介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F公司货币资金控制方案
下一篇:A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发展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