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7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9-13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9-10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1.2.3 评述 | 第13页 |
1.3 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14-17页 |
1.4.1 研究的思路 | 第14-15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2. 核心概念界定、理论基础与国内外研究 | 第17-24页 |
2.1 家庭农场的定义与特征 | 第17-18页 |
2.1.1 家庭农场的概念 | 第17页 |
2.1.2 家庭农场的特征 | 第17-18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2.2.1 规模经济理论 | 第18页 |
2.2.2 交易费用理论 | 第18-20页 |
2.3 国内外研究结果 | 第20-24页 |
2.3.1 国外研究结果 | 第20-21页 |
2.3.2 国内研究结果 | 第21-22页 |
2.3.3 国内外家庭农场的发展对广西发展家庭农场的启示 | 第22-24页 |
3. 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与分析 | 第24-35页 |
3.1 广西大学农学院广西现代青年农场主学院学员的农场发展现状及特征 | 第24-32页 |
3.1.1 农场主个人情况调查 | 第24-25页 |
3.1.2 家庭农场基本调查 | 第25-26页 |
3.1.3 家庭农场资金状况调查 | 第26-27页 |
3.1.4 土地流转情况调查 | 第27-29页 |
3.1.5 家庭农场主受职业培训调查 | 第29-30页 |
3.1.6 家庭农场销售现状调查 | 第30-31页 |
3.1.7 对家庭农场公共服务及补贴现状调查 | 第31页 |
3.1.8 家庭农场主对品牌效应的调查 | 第31-32页 |
3.2 家庭农场的特征 | 第32-35页 |
3.2.1 家庭农场主有较高的素质和农业实践经验 | 第32-33页 |
3.2.2 家庭农场的经营项目多样化 | 第33页 |
3.2.3 家庭农场的经济收益较好 | 第33页 |
3.2.4 家庭农场的销售渠道多样 | 第33-34页 |
3.2.5 土地流转规范 | 第34页 |
3.2.6 家庭农场主培训形式多样 | 第34页 |
3.2.7 公共服务多样化 | 第34-35页 |
4. 家庭农场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 | 第35-47页 |
4.1 人才因素 | 第35-36页 |
4.2 土地因素 | 第36-38页 |
4.3 资金因素 | 第38-43页 |
4.4 其他因素 | 第43-47页 |
5. 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对策 | 第47-50页 |
5.1 建立完善的新型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培养适合家庭农场发展的新型农民 | 第47页 |
5.2 加快土地流转,规范土地流转制度,适度规模经营 | 第47-48页 |
5.3 加强家庭农场的金融支持 | 第48-49页 |
5.4 健全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加强农户与技术单位的合作 | 第49页 |
5.5 普及机械运用,推进集约化生产 | 第49-50页 |
6.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50-51页 |
6.1 研究的创新 | 第50页 |
6.2 研究的不足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附录 | 第54-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