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8页 |
ABSTRACT | 第8-14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7-24页 |
1.1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 第17-18页 |
1.2 自噬与心肌I/R损伤 | 第18-19页 |
1.3 自噬水平的检测及调节 | 第19-22页 |
1.4 葛根素与PI3K/Akt信号通路 | 第22-24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4-36页 |
2.1 主要实验试剂 | 第24-25页 |
2.2 主要实验仪器 | 第25-26页 |
2.3 原代心肌细胞分离与培养 | 第26-27页 |
2.4 缺氧复氧模型的构建 | 第27-28页 |
2.5 实验分组 | 第28页 |
2.6 细胞活力测定 | 第28-29页 |
2.7 蛋白印迹试验 | 第29-33页 |
2.8 透射电子显微镜 | 第33页 |
2.9 腺病毒转染及荧光观察 | 第33-35页 |
2.10 统计方法 | 第35-36页 |
第3章 结果 | 第36-44页 |
3.1 葛根素与3-MA预处理对H/R心肌细胞活性的影响 | 第36-37页 |
3.2 葛根素预处理对心肌细胞中H/R诱导的自噬的影响 | 第37-41页 |
3.3 葛根素预处理对雷帕霉素诱导的心肌自噬的影响 | 第41页 |
3.4 葛根素预处理对心肌细胞H/R中AMPK及Akt磷酸化的影响 | 第41-42页 |
3.5 API-2对心肌细胞H/R过程中葛根素的自噬抑制作用的影响 | 第42-44页 |
第4章 讨论 | 第44-52页 |
第5章 总结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0页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60-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