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岁时赋研究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绪论 | 第10-17页 |
第一章 魏晋岁时赋的兴盛原因 | 第17-30页 |
第一节“人”的觉醒与四时情怀的盛行 | 第18-21页 |
第二节 自然审美意识的成熟与四季景色描写 | 第21-24页 |
第三节 节日风俗的生活化、娱乐化 | 第24-27页 |
第四节 文学的自觉与同题创作风气的盛行 | 第27-30页 |
第二章 三国岁时赋 | 第30-59页 |
第一节 三国岁时赋的主要作家和题材内容 | 第30-35页 |
一、三国岁时赋的主要作家 | 第30-31页 |
二、三国岁时赋的题材内容 | 第31-35页 |
第二节 邺下文人集团的同题《大暑赋》 | 第35-44页 |
一、《大暑赋》的创作背景 | 第35-38页 |
二、描写暑热的两种模式 | 第38-41页 |
三、《大暑赋》中的人物描写 | 第41-44页 |
第三节 曹植、繁钦的春秋悲歌 | 第44-53页 |
一、曹植《秋思赋》《感节赋》 | 第44-50页 |
二、繁钦《秋思赋》 | 第50-53页 |
第四节 元日朝会与王沈《正会赋》 | 第53-59页 |
一、《正会赋》的作者及其创作时间 | 第53-54页 |
二、《正会赋》与汉大赋之渊源 | 第54-58页 |
三、曹魏正会诗、赋之比较 | 第58-59页 |
第三章 两晋岁时赋的题材内容 | 第59-86页 |
第一节 两晋禊赋 | 第59-69页 |
一、祓禊风俗的发展演变及相关文学作品概况 | 第59-63页 |
二、两晋祓禊赋的主要特点 | 第63-65页 |
三、祓禊赋中的自然景色描写 | 第65-69页 |
第二节 两晋春、秋赋 | 第69-78页 |
一、两晋写春赋 | 第69-74页 |
二、两晋写秋赋 | 第74-78页 |
第三节 两晋岁时赋其他的题材内容 | 第78-86页 |
一、寒暑赋与冬夏赋 | 第78-82页 |
二、节日风俗赋 | 第82-84页 |
三、李颙《悲四时赋》 | 第84-86页 |
第四章 两晋岁时赋主要的作家作品 | 第86-124页 |
第一节 傅玄、嵇含对岁时赋的开拓创新 | 第86-101页 |
一、傅玄岁时赋 | 第86-93页 |
二、嵇含及其岁时赋创作 | 第93-101页 |
第二节 夏侯湛、潘岳的春秋咏叹 | 第101-112页 |
一、夏侯湛的春秋赋 | 第101-106页 |
二、潘岳《秋兴赋》 | 第106-112页 |
第三节 陆机、陆云的冬日感怀 | 第112-124页 |
一、陆机的伤逝情怀与《感时赋》 | 第112-114页 |
二、陆云《岁暮赋》 | 第114-124页 |
结语 | 第124-125页 |
参考文献 | 第125-131页 |
附录 | 第131-136页 |
致谢 | 第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