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扩增生物反应器控制系统的研究
缩略词表 | 第6-10页 |
摘要 | 第10-13页 |
Abstract | 第13-1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7-27页 |
1.1 引言 | 第17-18页 |
1.2 生物反应器发展现状 | 第18-25页 |
1.2.1 生物反应器控制方法介绍 | 第18-21页 |
1.2.2 生物反应器控制系统发展现状 | 第21-24页 |
1.2.3 控制系统的选择 | 第24-25页 |
1.3 课题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1.3.1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第25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第2章 生物反应器控制算法研究 | 第27-43页 |
2.1 生物反应器测控分析 | 第27-28页 |
2.1.1 培养过程测控分析 | 第27页 |
2.1.2 控制算法功能定位 | 第27-28页 |
2.2 生物反应器温度控制 | 第28-36页 |
2.2.1 PID控制理论及其参数整定 | 第28-31页 |
2.2.2 模糊控制理论 | 第31-34页 |
2.2.3 Fuzzy-PID控制 | 第34-36页 |
2.3 生物反应器PH控制 | 第36-41页 |
2.3.1 PH调节特性 | 第37页 |
2.3.2 变增益控制理论 | 第37-38页 |
2.3.3 四区段变增益PID控制 | 第38-41页 |
2.4 生物反应器溶解氧控制 | 第4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3章 生物反应器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第43-56页 |
3.1 生物反应器控制系统总体介绍 | 第43-45页 |
3.1.1 生物反应器总体结构介绍 | 第43-44页 |
3.1.2 生物反应器控制系统总体功能介绍 | 第44-45页 |
3.2 控制系统下位机硬件选择及电路设计 | 第45-52页 |
3.2.1 参数检测传感器选择 | 第45-47页 |
3.2.2 执行器件选择 | 第47-49页 |
3.2.3 通信串口模式选择 | 第49-50页 |
3.2.4 主要模块控制电路设计 | 第50-52页 |
3.3 控制系统上位机硬件选择 | 第52-54页 |
3.3.1 上位机总体功能分析 | 第52页 |
3.3.2 上位机显示DGUS屏选择 | 第52-54页 |
3.4 控制系统上、下位机集成 | 第54-5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4章 生物反应器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第56-63页 |
4.1 控制系统下位机软件设计 | 第56-60页 |
4.1.1 MPLAB IDE软件简介 | 第56-57页 |
4.1.2 下位机控制程序的总体构架 | 第57页 |
4.1.3 被控参数信号采集 | 第57页 |
4.1.4 温度(T)控制设计 | 第57-58页 |
4.1.5 酸碱度(PH)控制设计 | 第58-59页 |
4.1.6 溶解氧(DO)控制设计 | 第59-60页 |
4.2 控制系统上位机软件设计 | 第60-62页 |
4.2.1 DGUS屏显示用图设计 | 第60-61页 |
4.2.2 DGUS屏触控配置设计 | 第61-6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5章 生物反应器控制系统性能分析 | 第63-72页 |
5.1 控制技术要求分析 | 第63页 |
5.2 控制系统仿真实验 | 第63-68页 |
5.2.1 Simulink功能简介 | 第63-64页 |
5.2.2 温度控制仿真 | 第64-67页 |
5.2.3 PH控制仿真 | 第67-68页 |
5.3 控制系统实物实验 | 第68-71页 |
5.3.1 温度控制实验 | 第68-69页 |
5.3.2 PH控制实验 | 第69-71页 |
5.3.3 溶解氧浓度控制实验 | 第7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6.1 结论 | 第72页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附录 | 第78-79页 |
在学期间取得的成果及发表的代表性论文(全文) | 第79-80页 |
1 代表性成果 | 第79-80页 |
1.1 发表论文 | 第79页 |
1.2 参与科研项目 | 第79-80页 |
作者简历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