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7-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研究概述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第2章 媒介平台 | 第12-18页 |
2.1 媒介平台形成的基础 | 第12-15页 |
2.1.1 技术基础:传播方式的改变 | 第13页 |
2.1.2 发展基础:促使新媒介关系构建 | 第13-14页 |
2.1.3 经济基础:提供意义服务 | 第14-15页 |
2.2 媒介平台产生的影响 | 第15-18页 |
2.2.1 推动相关产业资源的整合 | 第15-16页 |
2.2.2 打破了传播壁垒 | 第16-17页 |
2.2.3 形成多方经济利益的博弈中心 | 第17-18页 |
第3章 虎牙直播平台简介 | 第18-25页 |
3.1 虎牙直播的发展历程 | 第18-20页 |
3.1.1 萌芽阶段:游戏用户和娱乐用户的用户积累 | 第18-19页 |
3.1.2 发展阶段:网络秀场和网络视频直播技术的出现 | 第19-20页 |
3.1.3 成熟阶段:专注游戏内容直播 | 第20页 |
3.2 虎牙直播的内容生产模式 | 第20-22页 |
3.2.1 UGC内容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 第21页 |
3.2.2 PGC内容满足用户专业性需求 | 第21-22页 |
3.3 虎牙直播的三重“把关人”机制 | 第22-25页 |
3.3.1 官方职业性的把关 | 第23页 |
3.3.2 频道管理者的把关 | 第23-24页 |
3.3.3 群众自发性的把关 | 第24-25页 |
第4章 虎牙直播的传播内容 | 第25-33页 |
4.1 虎牙直播的内容生产者 | 第25-28页 |
4.1.1 个人用户 | 第25-27页 |
4.1.2 赛事主办方 | 第27-28页 |
4.2 虎牙直播的主要传播内容 | 第28-33页 |
4.2.1 游戏娱乐为主的视频内容 | 第28-29页 |
4.2.2 以弹幕为交流手段的社区内容 | 第29-30页 |
4.2.3 植入直播中的广告内容 | 第30-33页 |
第5章 虎牙直播发展对策探讨 | 第33-46页 |
5.1 虎牙直播内容中的不良内容 | 第33-38页 |
5.1.1 涉嫌淫秽内容 | 第34-36页 |
5.1.2 涉嫌暴力内容 | 第36-37页 |
5.1.3 不良内容产生原因分析 | 第37-38页 |
5.2 侵犯版权现象 | 第38-39页 |
5.3 特殊的盈利模式导致浮夸消费 | 第39-44页 |
5.3.1 粉丝经济是虎牙直播的盈利模式核心 | 第39-40页 |
5.3.2 过高的抽成模式导致主播诱导消费 | 第40-42页 |
5.3.3 用户订阅模式带来的盲目消费 | 第42-44页 |
5.4 分众传播下的“信息茧房”现象 | 第44-46页 |
第6章 问题成因及解决方案 | 第46-49页 |
6.1 遵守国家相关规定,严守道德底线 | 第46-47页 |
6.1.1 明确平台责任 | 第46-47页 |
6.1.2 成立技术型的监管机制 | 第47页 |
6.2 细化直播内容,打造核心竞争力 | 第47-48页 |
6.3 增加主播、用户和平台之间的黏性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