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社会与环境论文

风险社会理论下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绪论第10-15页
    (一)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第10-11页
        1.研究背景第10页
        2.选题意义第10-11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1-13页
        1.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2.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第13-15页
        1.研究方法第13-14页
        2.创新之处第14-15页
一、风险社会理论及其主要观点第15-24页
    (一)风险社会理论形成的现实根源与理论来源第15-20页
        1.风险社会的概念及特征第15页
        2.风险社会理论形成的现实性根源第15-17页
        3.风险社会理论形成的理论来源第17-20页
    (二)风险社会理论主要观点第20-24页
        1“有组织的不负责任”第20-21页
        2.风险分配逻辑第21-24页
二、风险社会理论下环境问题新特征的出现第24-30页
    (一)传统发展观及其环境问题第24-26页
        1.GDP的盲目崇拜第24-25页
        2.加速城镇化的过度消费观第25-26页
        3.“人类中心主义”发展观第26页
    (二)风险社会下环境问题新特征第26-30页
        1.环境问题全球化第26-27页
        2.环境问题主体追责困难第27-28页
        3.环境问题具有可计算与不可计算的双重属性第28-30页
三、风险社会理论下环境问题成因分析第30-35页
    (一)全球化经济引发环境问题第30-31页
        1.经济贸易链下环境问题扩张速度加快第30页
        2.多极化格局导致环境问题主体追责困难第30-31页
    (二)科技高速发展可能引发环境问题第31-32页
        1.科技的不恰当应用可能会导致风险程度加大第31页
        2.科技的不可预测性引发环境问题第31-32页
    (三)工业社会组织引发的环境问题第32-35页
        1.监督机制失效引发的环境问题第32-33页
        2.责任主体缺失引发的环境问题第33-35页
四、风险社会理论下环境问题治理的对策第35-42页
    (一)健全风险社会下环境问题治理机制第35-36页
        1.风险社会下加强对环境问题的综合治理第35页
        2.积极参与风险社会下环境问题全球治理第35-36页
        3.利用国家资源治理战略防治风险社会下环境问题第36页
    (二)提高政府防治风险社会下环境问题责任感第36-39页
        1.完善政府责任立法第36-38页
        2.强化风险社会下环境问题防范意识第38-39页
    (三)加强国际科技风险合作治理第39-42页
        1.加强多边和双边的国际科技合作治理组织建设第39-41页
        2.加强国际科技风险治理公约制定第41页
        3.加强国际科技风险治理监督第41-42页
结语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致谢第45-46页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46-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我国行政诉讼登记立案制
下一篇:上访索财行为的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