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植入电极生物电子鼻的气味响应分析与识别的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1-21页 |
1.1.1 气味检测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1.2 生物电子鼻发展现状 | 第12-14页 |
1.1.3 嗅觉机理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1.1.4 神经微电极发展现状 | 第16-21页 |
1.2 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基于植入电极生物电子鼻原理与技术 | 第23-33页 |
2.1 动物嗅觉的生物基础 | 第23-27页 |
2.1.1 嗅上皮的信号产生机制 | 第23-24页 |
2.1.2 嗅球的信号传导原理 | 第24-25页 |
2.1.3 嗅皮层的感知形成原理 | 第25-27页 |
2.2 动物嗅觉的编码原理 | 第27-29页 |
2.2.1 哺乳动物气味编码方式 | 第27-28页 |
2.2.2 嗅球的气味响应图谱 | 第28-29页 |
2.3 电生理原理与技术 | 第29-32页 |
2.3.1 动作电位形成机制 | 第29-30页 |
2.3.2 嗅觉电位记录方式 | 第30-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基于植入电极生物电子鼻构建 | 第33-43页 |
3.1 系统的硬件组成 | 第33-36页 |
3.1.1 多通道微丝电极阵列 | 第33-35页 |
3.1.2 神经信号采集装置 | 第35-36页 |
3.2 系统的动物对象 | 第36-39页 |
3.2.1 大鼠在体植入电极 | 第36-37页 |
3.2.2 大鼠离体定位电极 | 第37-39页 |
3.3 系统的气味检测对象 | 第39-42页 |
3.3.1 待测气味的图谱定位 | 第39-41页 |
3.3.2 系统的气味测试流程 | 第41-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在体嗅觉信号处理与分析 | 第43-53页 |
4.1 神经信号预处理 | 第43-44页 |
4.2 气味响应的特征提取 | 第44-48页 |
4.2.1 神经元发放频率 | 第44-45页 |
4.2.2 神经信号非线性能量 | 第45-46页 |
4.2.3 Spike相位分析 | 第46-48页 |
4.3 神经元分类识别算法 | 第48-51页 |
4.4 基于最大似然估计的气味识别 | 第51-5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气味检测结果与讨论 | 第53-71页 |
5.1 生物电子鼻检测分析的气体 | 第53-56页 |
5.1.1 气味响应模式分析 | 第53-54页 |
5.1.2 特异性检测气味结果 | 第54-56页 |
5.2 单质气体检测结果分析 | 第56-63页 |
5.2.1 气味测试的重复性 | 第56-58页 |
5.2.2 系统的稳定性测试 | 第58-60页 |
5.2.3 气味浓度梯度响应 | 第60-62页 |
5.2.4 检测的灵敏度分析 | 第62-63页 |
5.3 气味识别准确性 | 第63-66页 |
5.4 混合气味响应分析 | 第66-70页 |
5.4.1 混合气味响应研究进展 | 第66-67页 |
5.4.2 混合气味的时间响应模式 | 第67-7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1-74页 |
6.1 本文内容总结 | 第71-72页 |
6.2 课题研究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2页 |
作者简历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