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引言 | 第9-10页 |
1.2 量子效应 | 第10-11页 |
1.2.1 量子尺寸效应 | 第10页 |
1.2.2 量子隧道效应 | 第10页 |
1.2.3 量子介电限域效应 | 第10页 |
1.2.4 量子表面效应 | 第10-11页 |
1.3 掺杂量子点的简介 | 第11页 |
1.4 量子点的制备方法 | 第11页 |
1.5 量子点的应用 | 第11-12页 |
1.6 论文选题依据和主要内容 | 第12-14页 |
1.6.1 论文选题依据 | 第12页 |
1.6.2 主要内容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实验药品、设备及表征方法 | 第14-18页 |
2.1 实验药品 | 第14页 |
2.2 实验仪器 | 第14-15页 |
2.3 实验表征方法 | 第15-18页 |
2.3.1 X射线衍射 | 第15-16页 |
2.3.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16页 |
2.3.3 能量色散X射线(EDAX)光谱仪 | 第16页 |
2.3.4 荧光光谱 | 第16-18页 |
第三章 ZnS及其掺杂量子点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第18-36页 |
3.1 ZnS量子点的制备与表征 | 第18-23页 |
3.1.1 ZnS量子点的制备 | 第18页 |
3.1.2 结果与分析 | 第18-23页 |
3.1.2.1 ZnS量子点的XRD分析 | 第18-19页 |
3.1.2.2 ZnS量子点的TEM分析 | 第19-20页 |
3.1.2.3 ZnS量子点的EDAX分析 | 第20页 |
3.1.2.4 ZnS量子点的光学性质 | 第20-23页 |
3.2 ZnS:Mn~(2+)量子点的制备与表征 | 第23-29页 |
3.2.1 ZnS:Mn~(2+)量子点的制备 | 第23页 |
3.2.2 结果与分析 | 第23-29页 |
3.2.2.1 ZnS:Mn~(2+)量子点的XRD分析 | 第23-25页 |
3.2.2.2 ZnS:Mn~(2+)量子点的TEM分析 | 第25页 |
3.2.2.3 ZnS:Mn~(2+)量子点的EDAX分析 | 第25-27页 |
3.2.2.4 ZnS:Mn~(2+)量子点的荧光光谱分析 | 第27-29页 |
3.3 ZnS:Co~(2+)量子点的制备与表征 | 第29-36页 |
3.3.1 ZnS:Co~(2+)量子点的制备 | 第29页 |
3.3.2 结果与分析 | 第29-36页 |
3.3.2.1 ZnS:Co~(2+)量子点的XRD分析 | 第29-31页 |
3.3.2.2 ZnS:Co~(2+)量子点的TEM分析 | 第31-32页 |
3.3.2.3 ZnS:Co~(2+)量子点的EDAX分析 | 第32-33页 |
3.3.2.4 ZnS:Co~(2+)量子点的荧光光谱分析 | 第33-36页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第36-38页 |
4.1 总结 | 第36页 |
4.2 展望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