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地方旅游事业论文

东北地区旅游地域系统演化的空间效应研究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7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立论依据第15-20页
        一、研究背景第15-18页
        二、立论依据第18-20页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目标第20-22页
        一、研究意义第20-22页
        二、研究目标第22页
    第三节 研究区域、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2-27页
        一、研究区域第22-23页
        二、研究内容第23-24页
        三、研究方法第24-26页
        四、技术路线第26-27页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与文献综述第27-50页
    第一节 相关基础理论第27-38页
        一、旅游地理学相关理论第27-28页
        二、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第28-31页
        三、经济地理学相关理论第31-34页
        四、城市地理学相关理论第34-36页
        五、其他相关理论第36-38页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第38-50页
        一、旅游(地域)系统及其系统结构研究第38-41页
        二、旅游发展的区域效应研究第41-47页
        三、相关文献述评第47-50页
第三章 旅游地域系统演化的空间效应理论分析框架第50-66页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第50-57页
        一、旅游地域系统第50-52页
        二、旅游地域系统演化第52-53页
        三、旅游地域系统演化的空间效应第53-57页
    第二节 旅游地域系统演化的空间效应理论分析第57-66页
        一、基本内容解构第57-58页
        二、理论内容分析第58-64页
        三、逻辑框架图解第64-66页
第四章 东北地区旅游地域系统演化的过程分析第66-127页
    第一节 东北地区旅游资源系统动态演化第66-97页
        一、旅游资源系统动态演化内涵第66页
        二、东北地区旅游资源基础数据第66-68页
        三、东北地区旅游资源系统的数理演化分析第68-83页
        四、东北地区旅游资源空间演化特征第83-97页
    第二节 东北地区旅游产业系统动态演化第97-111页
        一、旅游产业系统的动态演化内涵第97页
        二、东北地区旅游产业时间演进规律第97-102页
        三、东北地区旅游产业空间关联特征第102-108页
        四、东北地区旅游产业关联融合分析第108-111页
    第三节 东北地区旅游城镇系统动态演化第111-127页
        一、旅游城镇发展的现象识别第111-113页
        二、旅游城镇发展的动力机制第113-116页
        三、旅游城镇发展的空间模式第116-120页
        四、东北地区旅游与城镇系统耦合-协调水平测度第120-127页
第五章 东北地区旅游地域系统演化的空间效应实证第127-185页
    第一节 东北地区旅游资源系统演化的空间效应第127-148页
        一、区域旅游资源观的演变效应第127-136页
            (一)旅游资源观及其演变内涵第127-128页
            (二)旅游资源观演变的作用机制第128-131页
            (三)旅游资源观演变的认知表现第131-136页
        二、区域空间认知的转变效应第136-142页
            (一)资源指向认知第136-137页
            (二)区位属性认知第137-138页
            (三)区域形象认知第138-140页
            (四)地域功能认知第140-141页
            (五)空间潜力认知第141-142页
        三、区域旅游生产力的空间重构效应第142-148页
            (一)“七大”旅游发展轴带第143-145页
            (二)“四大”旅游都市圈第145-146页
            (三)“八大”旅游空间组团第146-148页
    第二节 东北地区旅游产业系统演化的空间效应第148-167页
        一、旅游产业的经济增长效应第149-155页
            (一)纳入旅游产业的经济增长计量模型第149-150页
            (二)经济增长计量模型的检验与设定第150-152页
            (三)旅游产业经济增长效应的计量模型估计第152-155页
        二、旅游产业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第155-159页
            (一)事实基础及问题提出第155-156页
            (二)旅游产业空间溢出效应的计量分析第156-159页
        三、旅游产业驱动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效应第159-167页
            (一)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第159页
            (二)旅游产业驱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特征第159-161页
            (三)旅游产业驱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实现路径第161-162页
            (四)东北地区旅游产业驱动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实证第162-167页
    第三节 东北地区旅游城镇系统演化的空间效应第167-185页
        一、区域旅游城镇等级结构体系的建构效应第168-176页
            (一)旅游城镇等级结构体系概念第168-169页
            (二)旅游城镇等级体系基本结构第169-170页
            (三)东北地区旅游城镇等级结构体系建构结果第170-176页
        二、区域旅游城镇职能体系的分工效应第176-178页
            (一)区域尺度旅游城镇职能分工构想第176-177页
            (二)省域尺度旅游城镇职能分工构想第177-178页
        三、区域旅游城镇空间体系的重组效应第178-185页
            (一)旅游城镇空间体系重组内涵第179页
            (二)旅游城镇空间体系重组机制第179-181页
            (三)旅游城镇空间体系的重组效应表现第181-185页
第六章 基于旅游地域系统演化空间效应的东北地区转型发展路径第185-204页
    第一节 国内外传统工业地域“旅游驱动区域转型”的实践模式第185-190页
        一、德国鲁尔区“旅游与区域转型”模式第185-187页
        二、英国伯明翰“旅游与城市再生”模式第187-188页
        三、河南焦作“旅游与城市转型”模式第188-189页
        四、相关启示第189-190页
    第二节 东北地区旅游地域系统及其演化空间效应的问题剖析第190-195页
        一、旅游资源系统及其空间效应方面第190-192页
            (一)旅游资源创新步伐缓慢,新旅游资源观演化动力不足第190-191页
            (二)旅游资源要素地位不高,传统资源指向型产业占绝对优势第191-192页
            (三)旅游资源空间格局有待优化,旅游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第192页
        二、旅游产业系统及其空间效应方面第192-193页
            (一)旅游产业的周期波动性较强,经济增长效应偏低第192-193页
            (二)旅游产业空间关联程度较低,空间溢出效应有待提升第193页
            (三)旅游产业关联程度不平衡,产业升级贡献不显著第193页
        三、旅游城镇系统及其空间效应方面第193-195页
            (一)旅游城镇成长进程差异明显,城镇等级结构体系不完善第193-194页
            (二)工业驱动城镇化发展痕迹鲜明,城镇旅游功能强度不高第194-195页
            (三)旅游城镇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城镇空间重组动力不足第195页
    第三节 旅游地域系统演化空间效应视角下的东北地区转型发展路径第195-204页
        一、区域转型发展的旅游资源“要素替代”指向第195-198页
            (一)新旅游资源观确立与区域资源优势重组第196-197页
            (二)旅游资源地位提升与区域资源指向多元化第197页
            (三)旅游资源项目建设与空间投资布局调整第197-198页
        二、区域转型发展的旅游产业“经济关联”趋向第198-200页
            (一)合理确定旅游产业发展定位,提升经济增长贡献率第198-199页
            (二)扩大旅游产业空间溢出效应,深化区域经济空间联系第199页
            (三)引导旅游产业“关联渗透”化,驱动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第199-200页
        三、区域转型发展的旅游城镇“空间支撑”导向第200-204页
            (一)旅游城镇发育成长与城镇等级体系变迁第201页
            (二)旅游功能强度提升与城镇功能体系调整第201-202页
            (三)旅游城镇空间重组与区域一体化关联互动第202页
            (四)旅游城镇建设与“新型城镇化”战略接轨第202-204页
结论与展望第204-209页
    一、基本结论第204-207页
    二、创新之处第207-208页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第208-209页
参考文献第209-222页
附录第222-228页
后记第228-230页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第230页

论文共23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东北地区经济增长动力转换背景下民营经济发展动力问题研究
下一篇:定向蛋白质组学对乳腺癌中p53-MDM2相互作用的定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