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剂学论文--制剂学论文

高载药量延迟电荷翻转纳米粒的构建及抗肿瘤研究

摘要第10-13页
ABSTRACT第13-16页
缩略词表第17-19页
前言第19-29页
第一章 高载药量聚酯-脂质共混纳米粒的构建与体内外评价第29-55页
    1. 材料与仪器第29-30页
        1.1 材料第29-30页
        1.2 仪器第30页
        1.3 动物第30页
    2. 实验方法第30-39页
        2.1 溶剂/反应物干燥第30-31页
        2.2 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第31页
        2.3 不同MCT含量的MCT-PCL混合物的表征第31-32页
        2.4 不同MCT含量的共混纳米粒的制备与表征第32-34页
        2.5 共聚物胶束及共混纳米粒的药学研究第34-35页
        2.6 细胞试验第35-36页
        2.7 体内药动学研究第36-39页
    3. 结果与讨论第39-54页
        3.1 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第39-40页
        3.2 不同MCT含量的MCT-PCL混合物的表征第40-42页
        3.3 不同MCT含量的共混纳米粒的制备与粒径/形态表征第42-45页
        3.4 不同MCT含量共混纳米粒CAC及疏水核理化性质研究第45-47页
        3.5 共聚物胶束及共混纳米粒的载药第47-49页
        3.6 载药共混纳米粒的物理稳定性第49页
        3.7 体外释放实验第49-50页
        3.8 细胞实验第50-51页
        3.9 体内药动学研究第51-54页
    4.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二章 高载药量延迟电荷翻转纳米粒的构建第55-69页
    1 材料与仪器第55-56页
        1.1 材料第55-56页
        1.2 仪器第56页
    2. 实验方法第56-60页
        2.1 溶剂处理第56页
        2.2 N-ε-苄氧羰基-L-赖氨酸环内酸酐(Z-Lys-NCA)的制备与纯化第56-57页
        2.3 氨基封端聚己内酯(PCL-Phe)的合成第57页
        2.4 PLys-b-PCL的合成第57-58页
        2.5 聚合物的表征第58页
        2.6 不同壳交联度包衣共混纳米粒的制备与表征第58-59页
        2.7 电荷翻转试验第59页
        2.8 稳定性试验第59-60页
        2.9 体外释放实验第60页
    3. 结果与讨论第60-68页
        3.1 PLys-b-PCL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第60-62页
        3.2 不同壳交联度包衣共混纳米粒的制备与表征第62-64页
        3.3 电荷翻转试验第64-66页
        3.4 稳定性试验第66-67页
        3.5 体外释放实验第67-68页
    4.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三章 高载药量延迟电荷翻转纳米粒的细胞研究第69-76页
    1. 材料与仪器第69-70页
        1.1 材料第69页
        1.2 仪器第69-70页
        1.3 细胞第70页
    2. 实验方法第70-72页
        2.1 试液配制第70页
        2.2 细胞培养第70-71页
        2.3 细胞毒试验第71页
        2.4 细胞摄取试验第71-72页
    3. 结果与讨论第72-75页
        3.1 不同电荷翻转行为纳米粒的细胞毒性第72-74页
        3.2 不同电荷翻转行为纳米粒的细胞摄取第74-75页
    4.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第四章 高载药量延迟电荷翻转纳米粒的体内研究第76-88页
    1. 材料与仪器第76-77页
        1.1 材料第76页
        1.2 仪器第76-77页
        1.3 细胞第77页
        1.4 动物第77页
    2. 实验方法第77-80页
        2.1 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第77页
        2.2 组织分布研究第77-78页
        2.3 肿瘤内分布与肿瘤细胞摄取研究第78-79页
        2.4 药效学研究第79-80页
    3. 结果与讨论第80-87页
        3.1 不同电荷翻转行为包衣共混纳米粒的药动学行为第80-81页
        3.2 不同电荷翻转行为包衣共混纳米粒的组织分布第81-82页
        3.3 不同电荷翻转行为包衣共混纳米粒的肿瘤组织渗透与肿瘤细胞摄取第82-84页
        3.4 不同电荷翻转行为纳米粒的体内抗肿瘤效果第84-87页
    4. 本章小结第87-88页
全文结论第88-90页
创新点与不足第90-91页
参考文献第91-97页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97-98页
致谢第98-99页
附件第99-108页

论文共1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吉林省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问题研究
下一篇:企业人力资源柔性管理对工作绩效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