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绪论 | 第10-16页 |
一、选题缘起 | 第10-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四、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14-15页 |
五、特点和新意 | 第15-16页 |
第一章 儿童美术教育类APP的发展概述 | 第16-20页 |
一、APP的概念、发展和现状 | 第16页 |
二、互联网+背景下的儿童美术教育 | 第16-17页 |
三、儿童美术教育APP的特点、形式和功能 | 第17-18页 |
四、儿童美术教育类APP的类型 | 第18-19页 |
五、儿童美术教育类APP存在的问题 | 第19-20页 |
第二章 研发儿童美术教育类APP的理论依据 | 第20-29页 |
一、研发儿童美术教育类APP的生理学依据 | 第20-21页 |
(一) 儿童的身体发育特征 | 第20-21页 |
(二) 儿童的感官系统发育特征 | 第21页 |
二、研发儿童美术教育类APP的心理学依据 | 第21-24页 |
(一) 儿童发展心理学 | 第21-22页 |
(二) 儿童的视知觉认识能力 | 第22-24页 |
1. 对色彩的感知 | 第22-23页 |
2. 对空间的感知 | 第23-24页 |
三、研发儿童美术教育类APP的美术教育学依据 | 第24-29页 |
(一) 多元智能理论 | 第24-25页 |
(二)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25页 |
(三) 实用主义教育观 | 第25-27页 |
(四) 工具论 | 第27-28页 |
(五) 寓教于乐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儿童美术教育类APP的设计要素 | 第29-35页 |
一、儿童美术教育类APP的教学设计 | 第29-30页 |
(一) 儿童美术教育类APP的教学目标 | 第29页 |
(二) 儿童美术教育类APP的教学内容 | 第29页 |
(三) 儿童美术教育类APP的教学策略 | 第29页 |
(四) 儿童美术教育类APP的教学过程 | 第29-30页 |
(五) 儿童美术教育类APP的教学评价 | 第30页 |
二、儿童美术教育类APP的UI(用户界面)设计 | 第30-34页 |
(一) 版式与风格 | 第30-31页 |
(二) 色彩与文字 | 第31-32页 |
(三) 图形与按钮 | 第32-33页 |
(四) 动画与声音 | 第33-34页 |
三、儿童美术教育类App的UE(用户体验)设计 | 第34-35页 |
1. 操作过程中的有效性和易用性 | 第34页 |
2.使用过程中的高效性和愉悦性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儿童美术教育类APP的案例分析 | 第35-42页 |
一、儿童简笔画类APP-以SmarTots公司开发的《我爱画怪兽》为例 | 第35-36页 |
二、儿童填色类APP-以Tinman Arts公司开发的《叫叫趣味填色》为例 | 第36-39页 |
三、儿童创意类APP-以DADA COMPANY开发的《博物馆:灵动画作》为例 | 第39-40页 |
四、综合类APP-以The Palace Museum开发的《故宫:皇帝的一天》为例 | 第40-42页 |
第五章 儿童美术教育类APP的满意度调查及调查问卷分析 | 第42-46页 |
一、儿童、家长和教师对美术教育类APP的态度及满意度调查 | 第42页 |
二、儿童美术教育类APP的现状调查问卷分析 | 第42-46页 |
第六章 关于儿童美术教育类APP的几点思考 | 第46-48页 |
一、美术教育类APP如何作为学校美术教育的补充 | 第46页 |
二、家长和教师的在儿童美术教育上的协助作用 | 第46页 |
三、多媒体技术与美术课程的整合 | 第46-47页 |
四、学科交叉语境下的儿童美术教育类APP的发展趋势 | 第47页 |
五、从开发者的角度考量儿童美术教育类APP | 第47-48页 |
结语 | 第48页 |
前景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附录 | 第53-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