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基本建设经济论文--基本建设投资与经济效益论文

PPP模式下建设项目工程审计方案优化研究--以C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为例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11-15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4页
    1.2 研究意义第14页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第14页
    1.4 主要内容和框架第14-15页
    1.5 本文的创新点第15页
2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第15-19页
    2.1 文献综述第15-17页
        2.1.1 PPP模式相关研究第15-16页
        2.1.2 工程审计相关研究第16-17页
        2.1.3 小结第17页
    2.2 基本理论第17-19页
        2.2.1 委托代理理论第17-18页
        2.2.2 不完全契约理论第18页
        2.2.3 物有所值理论第18-19页
3 PPP模式下建设项目审计的概念及应用第19-26页
    3.1 PPP模式的发展现状与应用实践第19-22页
        3.1.1 PPP模式概念第19-20页
        3.1.2 PPP模式种类第20-21页
        3.1.3 PPP模式特点第21-22页
    3.2 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现状及应用第22-23页
        3.2.1 全过程跟踪审计概念第22页
        3.2.2 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应用第22-23页
    3.3 传统模式和PPP模式下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对比第23-26页
        3.3.1 由于投融资模式及组织形式产生的差别第23-25页
        3.3.2 实施审计程序阶段的具体差异第25-26页
4 C市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的案例研究第26-43页
    4.1 C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概况第26-29页
        4.1.1 地下综合管廊项目背景第27页
        4.1.2 地下综合管廊项目进程第27-29页
    4.2 前期阶段审计重点第29-37页
        4.2.1 组织形式及融资落实情况第29-30页
        4.2.2 "物有所值"评价第30-33页
        4.2.3 合同体系及特许经营权协议第33-35页
        4.2.4 风险分配方案第35-37页
    4.3 采购阶段审计重点第37-41页
        4.3.1 招投标流程审计第37-39页
        4.3.2 "双层"合同体系下的合同管理审计第39-41页
    4.4 建设阶段审计重点第41-43页
        4.4.1 现场签证及工程变更审计第41-42页
        4.4.2 隐蔽工程审计第42页
        4.4.3 工程量与工程价款审计第42页
        4.4.4 竣工结算审计第42-43页
5 C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前期及建设阶段审计过程存在的问题分析与优化建议第43-48页
    5.1 C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审计存在的问题第43-46页
        5.1.1 审计立法欠缺第43页
        5.1.2 审计力量不足第43-44页
        5.1.3 审计时间介入点模糊第44页
        5.1.4 审计重点不明确第44-45页
        5.1.5 审计独立性差第45页
        5.1.6 审计人员越位风险大第45-46页
    5.2 PPP模式下项目前期及建设阶段审计的建议第46-48页
        5.2.1 完善相关法律,改善审计环境第46页
        5.2.2 关注前期决策和招投标阶段第46-47页
        5.2.3 关注PPP项目合同的签订及管理情况第47页
        5.2.4 关注PPP项目的建设过程第47页
        5.2.5 提升审计从业人员素质第47-48页
6 结语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1-53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航空轴承齿轮材料超声波检测方法的研究
下一篇:PE基金对互联网企业的价值评估方法研究--基于C公司的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