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标识说明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7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4-15页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中西方博物画发展简史 | 第17-46页 |
2.1 西方博物画的科学贡献与艺术成就 | 第17-29页 |
2.1.1 文艺复兴时期的博物画 | 第18-20页 |
2.1.2 航海大发现时期的博物画 | 第20-25页 |
2.1.3 西方博物画印刷技术的变革史 | 第25-29页 |
2.2 中国博物画的科学贡献与艺术成就 | 第29-46页 |
2.2.1 "格物致知"思想下的传统博物画——起源与生成 | 第30-37页 |
2.2.2 "西学东渐"背景下的改良博物画——融合与发展 | 第37-46页 |
第三章 博物画的科学和艺术特征解析——基于中西方的对比研究 | 第46-52页 |
3.1 科学层面的特征解析 | 第48-50页 |
3.2 艺术层面的特征解析 | 第50-52页 |
第四章 博物画的当代价值研究 | 第52-63页 |
4.1 博物画的发展现状 | 第52-54页 |
4.2 博物画的当代价值分析 | 第54-63页 |
4.2.1 博物画的科学价值 | 第54-57页 |
4.2.2 博物画的艺术价值 | 第57-59页 |
4.2.3 博物画的文化价值 | 第59-60页 |
4.2.4 博物画的社会价值 | 第60-61页 |
4.2.5 博物画的历史价值 | 第61-63页 |
第五章 当代博物画的发展策略和趋势 | 第63-68页 |
5.1 数字媒体作为博物画的传播媒介 | 第63-64页 |
5.2 数字技术介入博物画的探索与创新 | 第64-68页 |
5.2.1 数字绘画软件与博物画相结合 | 第65-66页 |
5.2.2 三维动画软件与博物画相结合 | 第66页 |
5.2.3 数字建模系统与博物画相结合 | 第66-67页 |
5.2.4 多媒体互动技术与博物画相结合 | 第67-68页 |
结语 | 第68-69页 |
附录: 图片来源 | 第69-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作品 | 第75-7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完成的部分作品 | 第76-81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