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广州市电子政务信息共享立法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1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8-9页 |
(一) 国外研究概况 | 第8页 |
(二) 国内研究概况 | 第8-9页 |
二、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9-11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二) 研究对象 | 第10页 |
(三) 研究思路 | 第10-11页 |
1、整体思路 | 第10页 |
2、研究方法的具体运用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广州市政务信息共享立法的必要性 | 第11-14页 |
一、政务信息共享的内涵 | 第11-12页 |
(一) 政务信息的定义 | 第11页 |
(二) 政务信息共享的定义 | 第11-12页 |
1、政务信息共享的主体 | 第11-12页 |
2、政务信息共享的内容 | 第12页 |
二、广州市政务信息共享立法的必要性 | 第12-14页 |
(一) 依法行政的需要 | 第12-13页 |
(二) 建设法治广州的需要 | 第13页 |
(三) 保障公民权利的需要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广州市政务信息共享立法的现状 | 第14-30页 |
一、现有规范状况 | 第14-18页 |
(一) 立法架构 | 第14-16页 |
1、地方性法规和省级政府规章 | 第14-15页 |
2、市政府规章 | 第15-16页 |
3、区、县级市政府规章 | 第16页 |
(二) 信息共享立法特点 | 第16-18页 |
1、立法方式特点 | 第16-17页 |
2、立法类型特点 | 第17页 |
3、以政代法 | 第17-18页 |
二、现有立法的内容分析 | 第18-23页 |
(一) 政务信息共享部门的权利与义务 | 第18-21页 |
1、部门权利义务规范构成 | 第19-20页 |
2、部门权利义务规范分析 | 第20-21页 |
(二) 政务信息共享的程序 | 第21页 |
(三) 政务信息共享的救济与责任 | 第21-22页 |
(四) 行政相对人利益的保护 | 第22-23页 |
三、现行立法上存在的问题 | 第23-30页 |
(一) 法律规范之间冲突 | 第23-25页 |
1、下位法篡改上位法 | 第23-25页 |
2、下位法对上位法内容的忽略 | 第25页 |
(二) 权利义务界限不明 | 第25-26页 |
(三) 行政权力缺乏程序规范 | 第26-27页 |
(四) 行政相对人的话语权被忽略 | 第27-30页 |
1、法律依据 | 第28页 |
2、对行政相对人知情权的忽略 | 第28页 |
3、对行政相对人的信息安全权的忽略 | 第28-29页 |
4、对行政相对人请求赔偿权的忽略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完善广州市政务信息共享的法律建议 | 第30-37页 |
一、统一制定广州政务信息共享的立法 | 第30-32页 |
(一) 立法模式选择 | 第30-31页 |
(二) 统一整合现有立法 | 第31-32页 |
二、明确有关行政单位的权利义务关系 | 第32-33页 |
(一) 明确政务信息共享的权利义务主体 | 第32页 |
(二) 明确政务信息共享部门的权利义务内容 | 第32-33页 |
1、采集与提供阶段的权利义务 | 第33页 |
2、共享与应用阶段的权利义务 | 第33页 |
3、管理与维护阶段的权利义务 | 第33页 |
三、完善政务信息共享程序 | 第33-35页 |
(一) 完善信息的采集程序 | 第34页 |
(二) 完善信息共享争议的协调程序 | 第34-35页 |
(三) 完善违反共享规定的救济程序 | 第35页 |
四、保护行政相对人的权利 | 第35-37页 |
(一) 保护相对人的知情权 | 第35页 |
(二) 保护相对人的信息安全权 | 第35页 |
(三) 保护行政相对人的请求赔偿权 | 第35-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