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3页 |
ABSTRACT | 第13-17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8-30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8-2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8-2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20页 |
1.2 主要概念界定 | 第20-23页 |
1.2.1 经济增长 | 第20-21页 |
1.2.2 资源环境 | 第21页 |
1.2.3 城市土地 | 第21-22页 |
1.2.4 城市土地扩张 | 第22页 |
1.2.5 管控 | 第22-23页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23-24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25-27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25-27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7页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27-30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30-40页 |
2.1 经济增长与城市土地扩张的关系 | 第30-32页 |
2.2 资源环境领域的脱钩理论及方法 | 第32-36页 |
2.3 城市土地扩张管控及其集约利用 | 第36-38页 |
2.4 文献述评 | 第38-40页 |
第3章 化解经济增长的土地资源约束:从配置到脱钩 | 第40-60页 |
3.1 土地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及约束 | 第40-44页 |
3.1.1 土地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 第40-41页 |
3.1.2 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土地约束 | 第41-43页 |
3.1.3 化解"土地约束"的着力点 | 第43-44页 |
3.2 土地资源在产业间的最优配置及其局限 | 第44-46页 |
3.2.1 土地产业间最优配置的基本标准 | 第44-46页 |
3.2.2 局限:只有理论解,难有现实解 | 第46页 |
3.3 经济增长与土地消耗的脱钩及其可行性 | 第46-52页 |
3.3.1 经济增长与土地消耗脱钩的概念 | 第47-48页 |
3.3.2 理论基础:经济增长的减物质化 | 第48-50页 |
3.3.3 可行性分析:模型分析与实例 | 第50-52页 |
3.4 我国经济增长的"土地约束"及其脱钩迹象 | 第52-57页 |
3.4.1 我国经济增长中的"土地约束" | 第52-54页 |
3.4.2 我国经济增长与土地消耗脱钩的迹象 | 第54-5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7-60页 |
第4章 资源环境领域脱钩分析的理论框架 | 第60-82页 |
4.1 资源环境领域脱钩的判定标准 | 第60-63页 |
4.1.1 脱钩判定的速度标准 | 第60-62页 |
4.1.2 脱钩判定的数量标准 | 第62-63页 |
4.2 资源环境领域脱钩的测度方法 | 第63-68页 |
4.2.1 基于速度标准的脱钩测度方法 | 第63-66页 |
4.2.2 基于数量标准的脱钩测度方法 | 第66-68页 |
4.3 资源环境领域脱钩的一般机理 | 第68-79页 |
4.3.1 争论:源于内生机制还是外部影响? | 第68-70页 |
4.3.2 经济增长方式的优化 | 第70-74页 |
4.3.3 资源环境利用的管控 | 第74-78页 |
4.3.4 机理间的组合方式及效果 | 第78-79页 |
4.4 资源环境领域脱钩的普适性和不确定性 | 第79-8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5章 标准择优下的我国经济增长与城市土地扩张脱钩关系测度 | 第82-98页 |
5.1 管控视角下的脱钩判定标准再审视 | 第82-87页 |
5.1.1 资源环境领域脱钩测度的管控意义 | 第82-84页 |
5.1.2 速度标准和数量标准优劣的理论分析 | 第84-85页 |
5.1.3 速度标准和数量标准优劣的实证检验 | 第85-87页 |
5.2 方法选择、数据来源及区域划分 | 第87-89页 |
5.3 我国经济增长与城市土地扩张的脱钩关系测度 | 第89-97页 |
5.3.1 库兹涅茨曲线模型的适用性分析 | 第89-91页 |
5.3.2 全国层面的脱钩关系测度 | 第91-93页 |
5.3.3 不同区域的脱钩关系测度 | 第93-9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7-98页 |
第6章 我国经济增长与城市土地扩张脱钩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98-128页 |
6.1 我国经济增长与城市土地扩张脱钩的条件分析 | 第98-113页 |
6.1.1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优化 | 第98-105页 |
6.1.2 我国城市土地扩张的管控 | 第105-113页 |
6.2 指标体系、数据来源和分析方法 | 第113-116页 |
6.3 全国层面经济增长与城市土地扩张脱钩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116-120页 |
6.3.1 脱钩影响因素的确定 | 第116-118页 |
6.3.2 脱钩影响因素的贡献分析 | 第118-120页 |
6.4 不同区域经济增长与城市土地扩张脱钩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120-126页 |
6.4.1 东部地区脱钩影响因素及其贡献分析 | 第120-123页 |
6.4.1.1 脱钩影响因素的确定 | 第120-121页 |
6.4.1.2 脱钩影响因素的贡献分析 | 第121-123页 |
6.4.2 中部地区脱钩影响因素及其贡献分析 | 第123-126页 |
6.4.2.1 脱钩影响因素的确定 | 第123-124页 |
6.4.2.2 脱钩影响因素的贡献分析 | 第124-126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26-128页 |
第7章 基于脱钩关系的城市土地扩张管控策略 | 第128-138页 |
7.1 "以压为主"的东部地区管控策略 | 第129-132页 |
7.2 "保压结合"的中部地区管控策略 | 第132-135页 |
7.3 "以保为主"的西部地区管控策略 | 第135-136页 |
7.4 本章小结 | 第136-138页 |
第8章 结论和展望 | 第138-142页 |
8.1 主要结论 | 第138-140页 |
8.2 研究展望 | 第140-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142-150页 |
附录 | 第150-154页 |
附录1 | 第150-151页 |
附录2 | 第151-152页 |
附录3 | 第152-1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课题参与情况 | 第1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