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3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第三节 研究框架 | 第11-12页 |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3-23页 |
第一节 市场分割和内外资股价差 | 第13-14页 |
第二节 双重上市公司同股不同价的主要理论 | 第14-18页 |
第三节 A、H股价格差异的研究 | 第18-21页 |
第四节 文献述评 | 第21-23页 |
第三章 理论分析和变量设定 | 第23-30页 |
第一节 信息不对称 | 第23-24页 |
第二节 需求弹性差异 | 第24-25页 |
第三节 投资理念差异 | 第25-26页 |
第四节 流动性差异 | 第26-27页 |
第五节 风险差异 | 第27-30页 |
第四章 A、H股溢价成因的实证研究 | 第30-50页 |
第一节 A股和H股溢价现状 | 第30-37页 |
一、由H股回归A股——中国远洋 | 第30-32页 |
二、由A股走向H股——中兴通讯 | 第32-33页 |
三、A股和H股整体的溢价情况 | 第33-37页 |
第二节 A股和H股溢价成因的实证分析 | 第37-48页 |
一、建立计量模型 | 第37-43页 |
二、面板数据回归结果及分析 | 第43-48页 |
第四节 实证结果分析 | 第48-50页 |
第五章 消除A股和H股市场分割的政策建议——兼论建设国际板的建议 | 第50-56页 |
第一节 消除A股和H股市场分割的政策建议 | 第50-52页 |
一、降低市场间的信息不对称 | 第50-51页 |
二、改善A股市场的投机状况 | 第51-52页 |
第二节 建设国际板的建议 | 第52-56页 |
一、建立国际板的负面效应 | 第52-53页 |
二、建立国际板的政策建议 | 第53-5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附录一 AH股交叉上市公司列表 | 第62-64页 |
附录二 随机效应模型对各个变量单独回归的结果 | 第64-69页 |
附录三 FGLS法对各个变量单独回归和联合回归的结果 | 第69-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