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抑郁情绪的脑功能连接及其分类模式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 木论文的主要工作与组织结构 | 第15-16页 |
1.3.1 主要工作 | 第15页 |
1.3.2 文章的组织结构 | 第15-16页 |
第2章 研究方案与相关技术简介 | 第16-26页 |
2.1 研究方案 | 第16-17页 |
2.2 功能磁共振成像 | 第17-20页 |
2.2.1 基本原理 | 第17-18页 |
2.2.2 BOLD效应 | 第18-19页 |
2.2.3 fMRI的应用 | 第19-20页 |
2.3 分类 | 第20-24页 |
2.3.1 分类算法选择 | 第20-21页 |
2.3.2 分类算法概述 | 第21-24页 |
2.4 人脑脑区划分及其功能 | 第24页 |
2.5 实验设计软件E-prime | 第24-2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静息态功能连接及分类研究 | 第26-45页 |
3.1 静息态原理 | 第26-27页 |
3.2 静息态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 第27-30页 |
3.2.1 实验对象 | 第27页 |
3.2.2 参数设置 | 第27-28页 |
3.2.3 数据预处理 | 第28-30页 |
3.3 静息态数据分析及结果 | 第30-34页 |
3.3.1 单样本t检验 | 第30-31页 |
3.3.2 双样本t检验 | 第31-34页 |
3.4 定义感兴趣区域 | 第34页 |
3.5 功能连接 | 第34-41页 |
3.5.1 功能连接分析 | 第36-38页 |
3.5.2 脑功能网络 | 第38-41页 |
3.6 特征选择及分类 | 第41-44页 |
3.6.1 特征选择 | 第41-42页 |
3.6.2 构建分类模型 | 第42-43页 |
3.6.3 分类结果讨论 | 第43-44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任务态功能连接及分类研究 | 第45-55页 |
4.1 任务态实验设计及数据采集 | 第45-47页 |
4.1.1 实验被试 | 第45页 |
4.1.2 数学运算实验设计 | 第45-46页 |
4.1.3 实验设备参数及图像采集 | 第46-47页 |
4.2 任务态数据分析及结果 | 第47-50页 |
4.2.1 单样本t检验 | 第47-48页 |
4.2.2 双样本t检验 | 第48-50页 |
4.3 定义感兴趣区域 | 第50-51页 |
4.4 功能连接 | 第51-52页 |
4.5 特征选择及分类 | 第52-5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5-57页 |
5.1 本文工作总结 | 第55-56页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