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1-12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2-55页 |
2.1 钢的纯净化生产控制技术 | 第12-18页 |
2.1.1 国内外钢的纯净化生产进展 | 第12-15页 |
2.1.2 钢中杂质元素的控制技术 | 第15-18页 |
2.2 复吹转炉纯净化控制技术 | 第18-22页 |
2.2.1 复吹转炉后吹搅拌工艺对脱碳和脱氧的影响 | 第18-21页 |
2.2.2 复吹转炉后吹搅拌对脱硫和脱磷的影响 | 第21-22页 |
2.3 RH精炼技术 | 第22-34页 |
2.3.1 复吹转炉后吹搅拌工艺对脱碳和脱氧的影响 | 第23-25页 |
2.3.2 RH脱碳过程的研究 | 第25-29页 |
2.3.3 RH脱氧及去除杂质过程的研究 | 第29-32页 |
2.3.4 夹杂物碰撞聚合的研究 | 第32-34页 |
2.4 中间包纯净化生产控制技术 | 第34-42页 |
2.4.1 中间包水模优化技术 | 第35-36页 |
2.4.2 中间包数模优化技术 | 第36-37页 |
2.4.3 中间包控流装置技术 | 第37-39页 |
2.4.4 中间包气幕挡墙技术 | 第39-42页 |
2.5 在热变形过程中铁素体的动态再结晶 | 第42-52页 |
2.5.1 动态恢复及动态再结晶 | 第42-45页 |
2.5.2 铁素体动态再结晶的研究进展 | 第45-52页 |
2.6 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本文研究内容 | 第52-53页 |
2.6.1 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第52页 |
2.6.2 本文研究内容 | 第52-53页 |
2.7 本论文创新之处 | 第53-55页 |
3 方坯超低碳钢冶炼工艺控制难点研究 | 第55-84页 |
3.1 钢包顶渣改质处理技术 | 第56-58页 |
3.2 RH精炼控制技术 | 第58-62页 |
3.3 方坯超低碳钢中间包结构优化研究 | 第62-82页 |
3.3.1 存在的问题 | 第62-64页 |
3.3.2 方坯超低碳钢中间包设计结构数值计算分析 | 第64-8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4 方坯超低碳钢连铸坯凝固结构数值模拟研究 | 第84-93页 |
4.1 引言 | 第84页 |
4.2 Procast简介 | 第84-85页 |
4.3 建立温度场计算模型 | 第85页 |
4.4 形核模型 | 第85-87页 |
4.4.1 晶粒生长动力学 | 第86-87页 |
4.5 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87-89页 |
4.5.1 连铸结晶器段传热系数 | 第87-88页 |
4.5.2 连铸二冷段传热系数 | 第88页 |
4.5.3 空冷段表面传热系数 | 第88页 |
4.5.4 形核模型参数 | 第88-89页 |
4.6 计算结果 | 第89-92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5 方坯超低碳钢铸坯表面质量和夹杂物控制技术 | 第93-106页 |
5.1 方坯超低碳钢铸坯表面质量控制 | 第93-100页 |
5.1.1 方坯超低碳钢铸坯表面缺陷和盘条表面缺陷对比分析 | 第93-97页 |
5.1.2 分析讨论 | 第97-99页 |
5.1.3 工艺控制措施及效果 | 第99-100页 |
5.2 夹杂物控制 | 第100-104页 |
5.2.1 无水电解实验 | 第100-102页 |
5.2.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102-104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104-106页 |
6 方坯超低碳钢轧制技术研究 | 第106-127页 |
6.1 方坯超低碳钢组织转变特性基础实验研究 | 第106-112页 |
6.1.1 实验目的 | 第106-107页 |
6.1.2 实验方案 | 第107页 |
6.1.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107-112页 |
6.2 方坯超低碳钢三次渗碳体控制技术 | 第112-125页 |
6.2.1 三次渗碳体对断丝的影响 | 第112-116页 |
6.2.2 方坯超低碳钢三次渗碳体析出热力学研究 | 第116-119页 |
6.2.3 方坯超低碳钢三次渗碳体析出动力学研究 | 第119-122页 |
6.2.4 方坯超低碳钢三次渗碳体热模拟综合分析 | 第122-123页 |
6.2.5 方坯超低碳钢三次渗碳体控制措施分析 | 第123-125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125-127页 |
7 方坯超低碳钢盘条导电率研究和质量控制 | 第127-137页 |
7.1 方坯超低碳钢盘条导电率研究 | 第128-130页 |
7.2 方坯超低碳钢质量控制 | 第130-135页 |
7.3 方坯超低碳钢力学性能控制 | 第135-136页 |
7.4 本章小结 | 第136-137页 |
8 结论 | 第137-139页 |
参考文献 | 第139-149页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第149-151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