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物资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物资经济论文--中国论文--地方物资经济论文

西部地区物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10-12页
        1.1.1 选题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第12-16页
        1.2.1 研究思路第12-13页
        1.2.2 研究内容第13-14页
        1.2.3 研究方法第14-16页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第16-22页
    2.1 概念界定第16-18页
    2.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第18-22页
        2.2.1 国外研究第18-19页
        2.2.2 国内研究第19-21页
        2.2.3 国内外研究评述第21-22页
第三章 物流发展与经济增长互促机理分析第22-28页
    3.1 物流发展拉动经济增长的机理分析第22-24页
        3.1.1 物流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支撑保障第22页
        3.1.2 物流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推动作用第22-24页
    3.2 经济增长推动物流发展的机理分析第24-28页
        3.2.1 经济增长影响物流需求第24-25页
        3.2.2 经济发展的规模与层次决定物流发展的规模与层次第25页
        3.2.3 经济结构影响着物流发展的结构第25-28页
第四章 西部地区物流与经济增长现状分析第28-40页
    4.1 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现状分析第28-31页
        4.1.1 经济总体发展状况第28-29页
        4.1.2 三次产业结构情况第29-30页
        4.1.3 进出口贸易水平第30-31页
        4.1.4 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第31页
    4.2 西部地区物流发展现状分析第31-35页
        4.2.1 西部地区物流规模第31-32页
        4.2.2 西部地区物流需求情况第32-34页
        4.2.3 西部地区物流供给状况第34-35页
    4.3 西部地区物流结构分析第35-40页
        4.3.1 西部地区物流类型第35-36页
        4.3.2 西部地区物流运输方式第36-37页
        4.3.3 西部地区物流空间结构第37-40页
第五章 西部地区物流与经济增长动态关系的分析第40-52页
    5.1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第40-42页
        5.1.1 物流指标的选取第40-41页
        5.1.2 经济增长指标的选取第41页
        5.1.3 数据的处理及来源第41-42页
    5.2 建立VAR模型第42-45页
        5.2.1 VAR模型介绍第42页
        5.2.2 模型的建立第42-45页
    5.3 计量结果及分析第45-49页
        5.3.1 Granger因果检验第45-46页
        5.3.2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第46-47页
        5.3.3 方差分解分析第47-49页
    5.4 本章小结第49-52页
第六章 西部地区各省份物流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性分析第52-62页
    6.1 论模型的构建第52-53页
    6.2 面板数据模型的建立与分析第53-59页
        6.2.1 面板数据模型概述第53页
        6.2.2 模型的设立第53-56页
        6.2.3 回归结果分析第56-59页
    6.3 本章小结第59-62页
第七章 促进西部地区物流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第62-68页
    7.1 逐步缩小西部各省份差距第62-63页
    7.2 改善西部地区物流供给能力第63-64页
    7.3 释放西部地区物流需求第64-66页
    7.4 提升西部地区物流服务成效第66-68页
结论与展望第68-70页
    结论第68-69页
    进一步的研究展望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74-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出口贸易中的二元边际约束及其突破研究
下一篇:中国区域要素错配对潜在经济增长率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