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ID的电锅炉温度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 1.1 选题的意义 | 第11-12页 |
| 1.2 电锅炉控制系统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1.3 电锅炉原有控制方案 | 第14-15页 |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其任务 | 第15-17页 |
| 第2章 控制系统的方案分析 | 第17-29页 |
| 2.1 系统的设计任务和指标 | 第17-18页 |
| 2.2 电锅炉系统组成及原理 | 第18-19页 |
| 2.3 硬件方案的分析 | 第19-23页 |
| 2.3.1 数据通信接口类型方案设计 | 第19-20页 |
| 2.3.2 主控制器方案分析 | 第20-21页 |
| 2.3.3 以太网控制器方案分析 | 第21页 |
| 2.3.4 硬件电路抗干扰设计 | 第21-23页 |
| 2.4 软件方案设计 | 第23-25页 |
| 2.4.1 算法方案分析 | 第23页 |
| 2.4.2 上位机平台方案设计 | 第23-25页 |
| 2.5 以太网传输协议的选择 | 第25-28页 |
| 2.6 小结 | 第28-29页 |
| 第3章 控制系统的算法及仿真研究 | 第29-43页 |
| 3.1 被控对象分析 | 第29-32页 |
| 3.1.1 电锅炉基本原理 | 第29-30页 |
| 3.1.2 电锅炉工作的温度特性 | 第30-32页 |
| 3.2 电锅炉温控系统中控制算法的分析与研究 | 第32页 |
| 3.3 PID控制算法及其仿真研究 | 第32-37页 |
| 3.3.1 PID算法原理 | 第32-33页 |
| 3.3.2 PID参数整定及仿真 | 第33-37页 |
| 3.4 双闭环积分分离PID控制算法及仿真研究 | 第37-42页 |
| 3.4.1 双闭环积分分离PID算法原理 | 第37-40页 |
| 3.4.2 双闭环积分分离PID数学建模与仿真 | 第40-42页 |
| 3.5 小结 | 第42-43页 |
| 第4章 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43-59页 |
| 4.1 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整体设计 | 第43-44页 |
| 4.2 主控制器芯片STM32F103介绍 | 第44页 |
| 4.3 温度的采集与控制 | 第44-50页 |
| 4.4 液位测量与控制 | 第50-53页 |
| 4.5 模拟PI调节电路 | 第53页 |
| 4.6 以太网通信模块 | 第53-55页 |
| 4.7 按键及显示模块 | 第55-56页 |
| 4.8 其他外围电路 | 第56-58页 |
| 4.9 小结 | 第58-59页 |
| 第5章 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59-73页 |
| 5.1 系统软件设计 | 第59-65页 |
| 5.1.1 系统的模块化设计 | 第59页 |
| 5.1.2 A/D转换模块 | 第59-60页 |
| 5.1.3 积分分离PID控制算法模块 | 第60-62页 |
| 5.1.4 液晶屏显示模块 | 第62页 |
| 5.1.5 温度控制模块 | 第62-63页 |
| 5.1.6 PWM输出控制模块 | 第63-65页 |
| 5.1.7 报警模块 | 第65页 |
| 5.2 上位机平台设计及实现 | 第65-71页 |
| 5.2.1 以太网通信的实现 | 第65-68页 |
| 5.2.2 上位机平台设计 | 第68-71页 |
| 5.3 小结 | 第71-73页 |
| 第6章 与展望 | 第73-75页 |
| 6.1 总结 | 第73-74页 |
| 6.2 展望 | 第74-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第79-81页 |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