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油气田开发与开采论文--油气田开发设计与计算论文--采收率研究论文

马岭油田里14-里23井区延8-延10油层组剩余油分布和挖潜对策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1.1 选题依据、目的与意义第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1页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第11-12页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2-13页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第13-14页
    1.6 取得的主要认识第14-15页
第二章 区域概况第15-18页
    2.1 区域地质背景第15页
    2.2 局部构造特征第15-16页
    2.3 地层划分及特征第16页
    2.4 储层特征第16-18页
第三章 油藏精细描述研究第18-38页
    3.1 储层沉积特征研究第18-21页
        3.1.1 延安油层组小层划分与对比第18-19页
        3.1.2 沉积相特征第19-21页
    3.2 储层非均质性第21-26页
        3.2.1 非均质性研究方法第22页
        3.2.2 储层物性非均质参数第22-26页
    3.3 储层流动单元研究第26-29页
        3.3.1 流动单元概述第26-27页
        3.3.2 里14-里23井区流动单元划分第27-29页
    3.4 三维油藏地质模型的建立第29-38页
第四章 油藏数值模拟及历史拟合研究第38-62页
    4.1 开发现状第38-45页
        4.1.1 里14区开发现状第38-42页
        4.1.2 里23区开发现状第42-45页
        4.1.3 油田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第45页
    4.2 数据准备与数值模型的建立第45-49页
        4.2.1 里14区数值模拟模型建立第45-47页
        4.2.2 里23区数值模拟模型建立第47-49页
    4.3 历史拟合研究第49-62页
        4.3.1 确定参数可调范围第49页
        4.3.2 全区历史拟合结果第49-53页
        4.3.3 拟合精度验证与分析第53-62页
第五章 剩余油分布规律及主控因素和分布模式总结第62-70页
    5.1 剩余油分布规律第62页
    5.2 主控因素和分布模式第62-68页
        5.2.1 主控因素第62-65页
        5.2.2 分布模式第65-68页
    5.3 剩余油开发潜力区评价第68-70页
第六章 剩余油挖潜对策研究第70-89页
    6.1 开发方案调整设计思路第70页
    6.2 里23区剩余油挖潜对策研究第70-78页
        6.2.1 基础方案第70-71页
        6.2.2 调层补孔方案第71页
        6.2.3 老井复产方案评价第71-73页
        6.2.4 加密直井方案第73-74页
        6.2.5 水平井加密可行性评价第74-77页
        6.2.6 提液可行性评价第77-78页
    6.3 里14区剩余油挖潜对策研究第78-88页
        6.3.1 基础方案第78-79页
        6.3.2 油水井调层补孔方案第79-81页
        6.3.3 油井转注方案第81-82页
        6.3.4 井网调整(直井加密)方案第82-84页
        6.3.5 注采参数优化第84-85页
        6.3.6 水平井可行性评价第85-87页
        6.3.7 里14区块方案分析第87-88页
    6.4 小结第88-89页
结论和认识第89-90页
参考文献第90-93页
致谢第93-9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南梁油田山庄地区长8层段储层评价与有利区预测
下一篇:一种稠油在线计量装置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