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中文文摘 | 第4-9页 |
绪论 | 第9-13页 |
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2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3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3.1 文献资料法 | 第11页 |
3.2 实地调查法 | 第11页 |
3.3 定性分析与定量相结合法 | 第11页 |
4 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第1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 第13-21页 |
1 研究综述 | 第13-18页 |
1.1 国内外避暑旅游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游客满意度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3 鼓岭旅游的研究进展 | 第18页 |
1.4 研究述评 | 第18页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8-19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第2章 福州鼓岭避暑休闲旅游发展概况分析 | 第21-25页 |
1 福州鼓岭总体概况 | 第21-22页 |
1.1 鼓岭自然条件概况 | 第21页 |
1.2 鼓岭人文背景概况 | 第21-22页 |
2 福州鼓岭避暑休闲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 第22-25页 |
2.1 自然环境改造 | 第22-23页 |
2.2 别墅遗迹修复 | 第23页 |
2.3 基础设施建设 | 第23页 |
2.4 存在的问题 | 第23-25页 |
第3章 福州鼓岭避暑休闲地游客满意度评价体系研究 | 第25-31页 |
1 游客满意度评价体系构建准备 | 第25页 |
1.1 前期准备 | 第25页 |
1.2 游客满意度指标选取原则 | 第25页 |
2 游客满意度评价体系构建 | 第25-30页 |
2.1 国内外学者游客满意度指标选取情况 | 第25-27页 |
2.2 避暑休闲旅游游客满意度指标初选 | 第27-28页 |
2.3 避暑休闲旅游游客满意度评价指标修正 | 第28-30页 |
3 调查问卷设计 | 第30-31页 |
第4章 福州鼓岭避暑休闲地游客满意度实证研究 | 第31-59页 |
1 调查过程 | 第31页 |
2 样本描述分析 | 第31-41页 |
2.1 游客样本特征分析 | 第31-39页 |
2.2 游后行为特征分析 | 第39-41页 |
3 福州鼓岭避暑休闲游客满意度评价量表分析 | 第41-57页 |
3.1 量表信度检验 | 第41页 |
3.2 因子分析 | 第41-48页 |
3.3 满意度指数计算 | 第48-49页 |
3.4 指标重要性与满意度差异分析 | 第49-52页 |
3.5 重要性—表现性程度分析(IPA分析) | 第52-57页 |
4 结论分析 | 第57-59页 |
第5章 基于游客满意度的福州鼓岭避暑休闲地发展策略 | 第59-63页 |
1 以百年文化为基础,打造鼓岭避暑品牌 | 第59页 |
2 从游客需求出发,完善旅游设施与环境建设 | 第59-60页 |
2.1 改善卫生状况,提升整体形象 | 第59页 |
2.2 完善交通配套,增强可进入性 | 第59-60页 |
2.3 规范产品价格,提供质优食宿服务 | 第60页 |
3 动静结合,开发多层次度假休闲活动 | 第60-61页 |
4 重视产品组合开发,打造四季旅游产品 | 第61页 |
5 加强人员培训管理,提高景区服务水平 | 第61-62页 |
5.1 宣传引导,培训社区居民参与旅游服务 | 第61-62页 |
5.2 专业培训,增加鼓岭导游讲解服务 | 第62页 |
6 全方位多角度,加大鼓岭旅游宣传力度 | 第62-63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1 研究结论 | 第63-64页 |
2 特色与创新 | 第64页 |
3 研究局限和展望 | 第64-65页 |
附录1 | 第65-67页 |
附录2 | 第67-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致谢 | 第75-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