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1. 导论 | 第14-20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4-16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6页 |
1.2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框架 | 第16-18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3 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 第18-20页 |
1.3.1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8-19页 |
1.3.2 不足之处 | 第19-20页 |
2. 文献综述 | 第20-26页 |
2.1 生态城镇化内涵相关研究文献 | 第20-22页 |
2.2 生态城镇化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相关文献 | 第22-23页 |
2.3 有关生态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相关文献 | 第23-24页 |
2.4 促进生态城镇化发展措施的相关研究文献 | 第24-26页 |
3. 生态城镇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研究 | 第26-34页 |
3.1 城镇化与生态城镇化概念界定 | 第26-28页 |
3.2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 第28-30页 |
3.2.1 区域均衡增长理论 | 第28-29页 |
3.2.2 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 | 第29-30页 |
3.3 生态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 第30-34页 |
3.3.1 城镇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 | 第31-32页 |
3.3.2 生态城镇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 | 第32-34页 |
4. 四川省生态城镇化发展现状评价及发展趋势预测 | 第34-50页 |
4.1 四川省经济状况 | 第34-35页 |
4.2 生态城镇化发展状况 | 第35-36页 |
4.3 四川省生态城镇化发展综合评价体系 | 第36-43页 |
4.3.1 指标选取 | 第36-38页 |
4.3.2 指标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第38-39页 |
4.3.3 评价四川省生态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因子分析法 | 第39-41页 |
4.3.4 四川省生态城镇化发展综合评价 | 第41-43页 |
4.4 四川省生态城镇化发展趋势预测—基于VAR模型 | 第43-48页 |
4.4.1 VAR模型的构建 | 第43-45页 |
4.4.2 脉冲响应函数 | 第45-47页 |
4.4.3 四川省生态城镇化发展水平趋势预测 | 第47-4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5. 四川省生态城镇化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50-63页 |
5.1 面板数据模型构建 | 第50-55页 |
5.1.1 模型设定 | 第50-51页 |
5.1.2 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 第51页 |
5.1.3 面板数据的平稳性检验 | 第51-52页 |
5.1.4 模型设定检验 | 第52-53页 |
5.1.5 模型估计结果 | 第53-55页 |
5.2 空间面板模型构建 | 第55-60页 |
5.2.1 模型设定与指标说明 | 第55-56页 |
5.2.2 空间自相关检验 | 第56-57页 |
5.2.3 空间误差模型与空间滞后模型选择检验 | 第57-58页 |
5.2.4 空间滞后模型估计结果 | 第58-60页 |
5.3 四川省生态城镇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研究 | 第60-62页 |
5.3.1 直接效应 | 第60页 |
5.3.2 溢出效应 | 第60-6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63-66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63-64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后记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攻读期间科研成果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