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5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3页 |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9-12页 |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3-15页 |
| 1.3.1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第2章 地方政府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理论阐释 | 第15-23页 |
| 2.1 地方政府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7页 |
| 2.1.1 地方政府 | 第15页 |
| 2.1.2 电子政务 | 第15-16页 |
| 2.1.3 政府绩效评估 | 第16页 |
| 2.1.4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 | 第16-17页 |
| 2.2 地方政府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17-18页 |
|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18-19页 |
| 2.2.3 治理理论 | 第19页 |
| 2.3 地方政府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作用 | 第19-23页 |
| 2.3.1 促进地方政府管理理念转变 | 第19-20页 |
| 2.3.2 推动地方政府执政能力的提升 | 第20页 |
| 2.3.3 推进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的健全 | 第20-23页 |
| 第3章 地方政府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环境分析 | 第23-29页 |
| 3.1 地方政府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支撑因素 | 第23-25页 |
| 3.1.1 政策因素 | 第23页 |
| 3.1.2 基础建设因素 | 第23-24页 |
| 3.1.3 实践因素 | 第24-25页 |
| 3.2 地方政府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制约因素 | 第25-29页 |
| 3.2.1 地区经济环境 | 第25-26页 |
| 3.2.2 政府内部环境 | 第26-27页 |
| 3.2.3 社会文化环境 | 第27-29页 |
| 第4章 地方政府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 | 第29-34页 |
| 4.1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缺乏法律法规的保障 | 第29-30页 |
| 4.2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不完善 | 第30-34页 |
| 4.2.1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内容不合理 | 第30页 |
| 4.2.2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主体单一化 | 第30-31页 |
| 4.2.3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缺乏科学性 | 第31页 |
| 4.2.4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方式有待完善 | 第31-32页 |
| 4.2.5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技术有待更新 | 第32页 |
| 4.2.6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结果运用机制不健全 | 第32-34页 |
| 第5章 地方政府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改进措施 | 第34-40页 |
| 5.1 加快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立法进程 | 第34页 |
| 5.2 健全地方政府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 | 第34-37页 |
| 5.2.1 推进电子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的多元化 | 第34-35页 |
| 5.2.2 构建科学化的电子政府绩效评估指标 | 第35页 |
| 5.2.3 实现电子政府绩效评估方式的系统化 | 第35-36页 |
| 5.2.4 健全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结果运用机制 | 第36-37页 |
| 5.3 加强地方政府电子政府绩效评估的基础保障 | 第37-40页 |
| 5.3.1 提升地方政府的服务意识 | 第37页 |
| 5.3.2 加强电子政府绩效评估的管理 | 第37-38页 |
| 5.3.3 提高地方政府公务人员的素质 | 第38页 |
| 5.3.4 加快电子政府绩效评估基础设施建设 | 第38-40页 |
| 结语 | 第40-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