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引言 | 第13-15页 |
一、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的界定及必要性 | 第15-21页 |
(一) 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的界定 | 第15-17页 |
1、金融消费者的概念 | 第15-17页 |
2、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的概念 | 第17页 |
(二) 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与相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 第17-18页 |
1、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与审慎监管的关系 | 第17-18页 |
2、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与金融业行为监管的关系 | 第18页 |
(三) 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的必要性 | 第18-21页 |
1、有利于缓解金融消费者和服务提供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 第18-19页 |
2、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金融消费者的需要 | 第19页 |
3、维护金融稳定的需要 | 第19-21页 |
二、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机构分析 | 第21-26页 |
(一) 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机构设置的模式分析 | 第21-23页 |
1、单一监管模式 | 第21页 |
2、双峰监管模式 | 第21-22页 |
3、多头监管模式 | 第22页 |
4、各种监管模式的优缺点分析 | 第22-23页 |
(二) 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机构的权限分析 | 第23-26页 |
1、规则制定权 | 第23-24页 |
2、监管权 | 第24-25页 |
3、执行权 | 第25-26页 |
三、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的具体制度分析 | 第26-34页 |
(一) 信息披露制度 | 第26-27页 |
1、信息披露的内容 | 第26-27页 |
2、信息披露的形式 | 第27页 |
3、信息披露的时间 | 第27页 |
(二) 公平对待消费者制度 | 第27-29页 |
1、金融交易过程中不公平交易行为的主要表现 | 第28页 |
2、公平对待消费者的主要规则 | 第28-29页 |
(三) 纠纷解决及救济制度 | 第29-31页 |
1、金融机构内部投诉处理程序 | 第30页 |
2、独立的第三方解决机制 | 第30-31页 |
(四) 金融消费者教育制度 | 第31-34页 |
1、金融消费者教育的必要性 | 第31页 |
2、金融消费者教育的国际经验 | 第31-32页 |
3、金融消费者教育的具体措施 | 第32-34页 |
四、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的现状及其完善 | 第34-42页 |
(一) 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34-37页 |
1、立法方面 | 第34-35页 |
2、机构设置 | 第35-36页 |
3、具体制度 | 第36-37页 |
(二) 完善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的具体建议 | 第37-42页 |
1、完善金融消费者保护立法 | 第37-38页 |
2、完善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机构 | 第38-40页 |
3、协调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的各项具体制度 | 第40-42页 |
结论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参考政策法规 | 第47-49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个人简况 | 第51-52页 |
承诺书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