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5页 |
引言 | 第15-17页 |
(一) 现实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5页 |
(二) 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1、国外研究动态 | 第15-16页 |
2、国内研究动态 | 第16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一、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制度概述 | 第17-24页 |
(一) 个人信息的概念 | 第17-19页 |
1、个人信息的定义 | 第17-18页 |
2、个人信息与相关概念比较 | 第18-19页 |
3、个人信息的特征 | 第19页 |
(二) 国外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制度评析 | 第19-21页 |
1、西欧模式 | 第19-20页 |
2、美国模式 | 第20页 |
3、日本模式 | 第20-21页 |
4、三种模式之比较 | 第21页 |
(三) 我国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现状 | 第21-24页 |
1、我国个人信息保护制度概况 | 第21-22页 |
2、公民信息保护权利意识不足 | 第22-24页 |
二、我国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多角度法理审视 | 第24-33页 |
(一) 公民权利视野下的个人信息安全解析 | 第24-27页 |
1、个人信息是象征公民人格尊严的载体 | 第24-25页 |
2、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是维护公民人格尊严的要求 | 第25-26页 |
3、个人信息安全关乎公民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 | 第26-27页 |
(二) 社会秩序与公共安全视野下的个人信息安全解析 | 第27-29页 |
1、个人信息安全是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内在要求 | 第27-28页 |
2、个人信息安全是公共安全的重要内容 | 第28-29页 |
(三) 权利平衡视野下的个人信息安全解析 | 第29-33页 |
1、保护个人信息安全面临权利冲突 | 第29-30页 |
2、权利冲突需要通过权利平衡的方法予以调和 | 第30-32页 |
3、权利平衡的成果需要立法及其他相应举措予以落实 | 第32-33页 |
三、我国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33-38页 |
(一) 价值取向的不统一 | 第33-34页 |
(二) 价值取向冲突协调不足 | 第34-35页 |
(三) 法律制度存在疏漏 | 第35-36页 |
(四) 行业规范建设薄弱 | 第36-38页 |
四、我国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的完善路径 | 第38-48页 |
(一) 我国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的正确价值取向 | 第38-42页 |
1、安全价值是我国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的出发点 | 第38-39页 |
2、正义价值是我国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的落脚点 | 第39-41页 |
3、自由价值是我国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的发展动力 | 第41-42页 |
(二) 价值冲突的平衡 | 第42-44页 |
(三) 制定颁布《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法》 | 第44-46页 |
1、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功能 | 第44-45页 |
2、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 第45-46页 |
(四) 完善行业自律规范 | 第46-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参考政策法规 | 第51-53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个人简况 | 第55-56页 |
承诺书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