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民间文学叙事的近代历史镜像
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绪论 | 第13-22页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20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0-22页 |
第一章 近代山西民间文学展演的时空维度 | 第22-29页 |
·历史变迁中的近代山西民间文学 | 第22-26页 |
·近代山西民间文学的历史背景 | 第22-24页 |
·近代山西民间文学的学科背景 | 第24-26页 |
·地方史背景下的民间叙事 | 第26-29页 |
·近代山西民间文学的地理空间 | 第26-27页 |
·近代山西民间文学的文化空间 | 第27-29页 |
第二章 近代山西民间文学折射的民众生活 | 第29-44页 |
·真实与幻想交织的生活叙事 | 第29-34页 |
·衣食住行的真实铺叙 | 第29-31页 |
·神奇夸张的虚构叙事 | 第31-34页 |
·饥荒与烟害共生的苦难叙事 | 第34-38页 |
·匮乏:灾害频发的“饥荒记忆” | 第34-36页 |
·依赖:家破人亡的“洋烟入侵” | 第36-38页 |
·关注身体、提升精神的生存叙事 | 第38-44页 |
·医人医心的生命叙事 | 第38-40页 |
·戏商结合的民间文艺 | 第40-44页 |
第三章 近代山西民间文学体现的抗争精神 | 第44-61页 |
·慈禧西逃与县官治理交错的政治叙事 | 第44-49页 |
·慈禧故事里的官与民 | 第45-47页 |
·县官故事中的廉与贪 | 第47-49页 |
·武侠剑客与农民英雄并存的英雄叙事 | 第49-55页 |
·习武之俗盛行下的绿林好汉故事 | 第50-52页 |
·觉醒浪潮孕育中的起义英雄故事 | 第52-55页 |
·武装起义与思想解放相依的斗争叙事 | 第55-61页 |
·武装起义中的群体叙事 | 第55-58页 |
·思想解放中的女性叙事 | 第58-61页 |
第四章 近代山西民间文学的“历史记忆” | 第61-78页 |
·民间文学历史解释的可能性 | 第61-63页 |
·民间文学是“历史记忆”延续的一个侧面 | 第61-62页 |
·民间文学是具有“历史质素”的文学述史 | 第62-63页 |
·近代山西民间文学叙说历史的方式 | 第63-72页 |
·群体记忆:经验复现的艺术叙事 | 第64-65页 |
·民间史观:“代俗民立言”的话语重构 | 第65-68页 |
·地方表述:近代山西社会的民间记叙 | 第68-72页 |
·近代山西民间文学“历史之外”的意义与启发 | 第72-78页 |
·生活之真与理性之美的审美延续 | 第72-75页 |
·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 第75-78页 |
结语 | 第78-80页 |
附录 | 第80-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6-97页 |
致谢 | 第97-99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99-100页 |
承诺书 | 第100-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