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热工量的测量仪表论文--温度测量仪表论文

基于ARM7的光学点温测温仪的研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8页
   ·引言第11页
   ·测温方法分类及其原理第11-13页
     ·接触式测温第12页
     ·非接触式测温第12-13页
   ·国内外现状及发展前景第13-14页
   ·选题背景第14-17页
     ·红外测温仪的“三个相关”第14-16页
     ·光学点温测温仪的提出第16-17页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7-18页
第二章 ARM7 微处理器第18-25页
   ·ARM 处理器简介第18页
   ·ARM 的体系结构第18-19页
   ·LPC2131 主要特性第19-21页
   ·LPC2131 主要功能模块第21-24页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三章 测温仪的硬件设计第25-39页
   ·点温测温仪的基本原理第25页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第25-26页
   ·光学系统设计第26-28页
     ·传输光纤第26页
     ·光学镜头的设计及原理第26-27页
     ·光电信号转换单元第27-28页
   ·信号调理电路设计第28-30页
     ·信号放大电路第28-30页
     ·滤波电路第30页
   ·A/D 转换模块第30-32页
     ·ADS8320 芯片简介第30-32页
     ·AD 转换电路第32页
   ·ARM 最小系统和外围电路第32-37页
     ·电源电路第32-33页
     ·复位电路第33-34页
     ·时钟电路第34页
     ·液晶显示电路第34-35页
     ·JTAG 片内调试第35-36页
     ·RS-232 接口第36-37页
   ·硬件抗干扰措施第37-38页
     ·干扰源的分析与抗干扰设计第37-38页
     ·传播路径的抗干扰设计第38页
     ·敏感器件的抗干扰措施第38页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四章 软件设计第39-62页
   ·软件设计概述第39页
   ·ARM 开发环境介绍第39-40页
   ·总体设计第40-41页
   ·各子模块的设计第41-48页
     ·数据采集单元第41-42页
     ·中断处理单元第42-43页
     ·键盘接口第43-44页
     ·LCD 显示第44-46页
     ·串行通信模块第46-48页
   ·软件非线性校正第48-58页
     ·插值法第49-51页
     ·曲线拟合法第51-53页
     ·基于RBF 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校正第53-58页
   ·软件抗干扰设计第58-61页
     ·数字滤波技术第58-59页
     ·输入输出通道的软件抗干扰设计第59页
     ·程序执行过程中的软件抗干扰第59-61页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五章 标定和调试第62-68页
   ·测温仪的标定第62-64页
     ·标定软件设计第62-64页
     ·最小二乘法拟合第64页
   ·测温仪的调试第64-66页
     ·硬件调试第65页
     ·软件调试与系统联调第65-66页
   ·校正后测试对比和结果分析第66-68页
     ·曲线拟合法校正效果第66-67页
     ·基于RBF 神经网络的校正效果第67-68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8-70页
   ·工作总结第68页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3页
致谢第73-74页
附录第74-75页
 详细摘要第75-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起重机激光检测仪的研制
下一篇:高精度电子天平的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