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 ·课题提出及其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第11-13页 |
| ·国外状态检修现状 | 第11页 |
| ·国内继电保护系统检修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3-15页 |
| 第2章 继电保护设备的失效模式 | 第15-27页 |
| ·系统结构及其故障类型分析 | 第15-20页 |
| ·微机保护装置故障类型 | 第15-17页 |
| ·二次回路失效类型 | 第17-18页 |
| ·通讯系统失效类型 | 第18-20页 |
| ·基于故障机理的失效分布规律 | 第20-24页 |
| ·保护设备失效分布规律 | 第20-21页 |
| ·Levenberg-Marquardt法参数评估 | 第21-22页 |
| ·基于威布尔函数的失效率分布拟合 | 第22-24页 |
| ·案例分析 | 第24-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第3章 基于模糊-灰色理论的继电保护状态综合评估 | 第27-43页 |
| ·当前继电保护状态评价方法存在的缺陷 | 第27-28页 |
| ·模糊理论综合评价评估方法 | 第28-29页 |
| ·模糊理论概述 | 第28页 |
| ·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 第28-29页 |
| ·评价因素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第29页 |
| ·灰色理论预测模型 | 第29-30页 |
| ·灰色理论概述 | 第29页 |
| ·构建GM(1,1)模型以及参数的估计 | 第29-30页 |
| ·基于模糊—灰色理论的综合评判方法 | 第30-35页 |
| ·构建评判模型 | 第30-34页 |
| ·状态评分的获取 | 第34-35页 |
| ·案例分析 | 第35-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4章 基于状态评估的继电保护最优检修周期 | 第43-60页 |
| ·状态最优检修决策机制的分析 | 第43-44页 |
| ·保护系统最迟检修周期的推算 | 第44-48页 |
| ·保护设备等效役龄的推算 | 第44-45页 |
| ·基于等效役龄的最迟检修周期推算 | 第45-46页 |
| ·案例分析 | 第46-48页 |
| ·基于一、二次协同检修的单一保护系统最佳检修决策 | 第48-59页 |
| ·马尔可夫状态空间分析法概述 | 第48页 |
| ·基于马尔可夫的单一保护系统可靠性空间模型 | 第48-53页 |
| ·计状态评价及自检对检修周期的影响 | 第53-56页 |
| ·案例分析 | 第56-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 ·结论总结 | 第60页 |
| ·工作展望 | 第60-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所开展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7-68页 |
| 附录 | 第68-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