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9页 |
引言 | 第9-14页 |
(一)选题目的、意义 | 第9-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1、关于网络媒介方面的研究 | 第10-11页 |
2、关于视频网站及网络视频方面的研究 | 第11页 |
3、关于电视网站及网络电视台方面的研究 | 第11-12页 |
4、关于网播电视节目方面的研究 | 第12-13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一、网播电视节目的概况 | 第14-22页 |
(一)基于网络技术播出的电视节目传播情况 | 第14-15页 |
(二)网播电视节目的播出平台 | 第15-16页 |
(三)网播电视节目的类型 | 第16-18页 |
1、传统电视节目分类 | 第17页 |
2、网播电视节目分类 | 第17-18页 |
(四)网播电视节目特点 | 第18-20页 |
1、选择多元自由 | 第18-19页 |
2、互动全面有效 | 第19页 |
3、节目播出连贯 | 第19-20页 |
(五)网播电视节目的传播概况 | 第20-22页 |
1、传统电视节目的传播特征 | 第20-21页 |
2、网播电视节目的传播特征 | 第21-22页 |
二、网播电视节目发展历程及现状 | 第22-30页 |
(一)网络视频的诞生、发展与网播电视节目的起源 | 第22页 |
(二)网播电视节目的现状及社会影响 | 第22-26页 |
(三)网播电视节目发展的相关政策 | 第26-30页 |
1、网络同步播放的电视节目版权 | 第26-27页 |
2、加强互联网电视的相关管理 | 第27-30页 |
三、网播电视节目的运营 | 第30-40页 |
(一)中国电视产业链概况 | 第30-34页 |
1、中国电视产业链的组成 | 第30-32页 |
2、中国电视产业价值链 | 第32-33页 |
3、电视内容产业链 | 第33-34页 |
(二)网络视频的产业链特点 | 第34-35页 |
(三)网播电视节目的产业链分析 | 第35-37页 |
1、网播电视节目内容供应方 | 第35页 |
2、网播电视节目的集成播控方 | 第35-36页 |
3、网播电视节目的传输环节 | 第36页 |
4、网播电视的终端接收环节 | 第36-37页 |
5、网播电视节目的服务和管理环节 | 第37页 |
(四)利用融媒体创造电视节目新价值 | 第37-40页 |
1、跨行业开发产业生态圈 | 第37-38页 |
2、社交媒体助力电视产业发展 | 第38-40页 |
四、网播电视节目的效果 | 第40-56页 |
(一)网播电视节目传播情况 | 第40-47页 |
1、视频网站、网络电视(台) | 第42-43页 |
2、IPTV | 第43-44页 |
3、互联网电视 | 第44-45页 |
4、互联网移动客户端 | 第45-47页 |
(二)网播电视节目的接受情况 | 第47-52页 |
1、对于受众观看网播电视节目的接受心理分析 | 第47-50页 |
2、对于受众观看网播电视节目的行为分析 | 第50-51页 |
3、对于受众观看网播电视节目的内容偏好分析 | 第51-52页 |
(三)网播电视节目现阶段存在问题 | 第52-56页 |
1、媒介文化差异仍然存在 | 第52-53页 |
2、内容搜索有待优化 | 第53-54页 |
3、新型商业模式有待开发 | 第54页 |
4、融媒体技术力度有待提高 | 第54-56页 |
五、网播电视节目的创新——以湖南卫视及新媒体视听综合传播平台芒果TV为例 | 第56-62页 |
(一)思维创新 | 第56-59页 |
1、互联网思维 | 第56-58页 |
2、用户思维 | 第58-59页 |
(二)技术创新 | 第59-60页 |
(三)运营形式创新 | 第60-62页 |
六、媒介新技术对网播电视节目发展的影响 | 第62-70页 |
(一)新媒体技术对网播电视节目发展的影响 | 第62-65页 |
1、终端开发技术对网播电视节目发展的影响 | 第62-63页 |
2、通信技术演进对网播电视节目发展的影响 | 第63-64页 |
3、大数据技术对网播电视节目发展的影响 | 第64-65页 |
(二)媒介融合对网播电视节目发展的影响 | 第65-68页 |
1、“拥抱”融媒体技术 | 第66页 |
2、“牵手”社交媒体跨界营销 | 第66-68页 |
(三)“三网融合”等运行体制变革对网播电视节目发展的影响 | 第68-70页 |
结语 | 第70-72页 |
注释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