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网络反腐败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文献综述 | 第8-12页 |
绪论 | 第12-16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三)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14-16页 |
一、我国网络反腐败的内涵及特点 | 第16-22页 |
(一) 我国网络反腐败的内涵 | 第16-19页 |
1. 腐败的内涵 | 第16-17页 |
2. 反腐败的内涵 | 第17页 |
3. 网络反腐败的内涵 | 第17-19页 |
(二) 我国网络反腐败的特点 | 第19-22页 |
1. 网民的广泛性 | 第19页 |
2. 匿名性和经济性 | 第19-20页 |
3. 快捷性和高效性 | 第20页 |
4. 主动性和透明性 | 第20-21页 |
5. 互动性 | 第21-22页 |
二、我国网络反腐败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 第22-32页 |
(一) 我国网络反腐败的成就 | 第22-26页 |
1. 网络反腐败的合法化 | 第22-23页 |
2. 网络反腐的网站建立 | 第23-24页 |
3. 网络反腐败的有效调查处理 | 第24-26页 |
(二) 我国网络反腐败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6-32页 |
1. 网络反腐败的立案率低 | 第26-27页 |
2. 信息真假难辨 | 第27-28页 |
3. 配套措施不健全 | 第28-29页 |
4. 口头重视,实际并不重视 | 第29页 |
5. 网络反腐没有取得应有的成绩 | 第29-32页 |
三、我国网络反腐败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32-40页 |
(一) 领导干部对网络反腐的认识不够 | 第32-33页 |
1. 领导干部不重视网络舆论 | 第32页 |
2. 领导干部不重视网络反腐败 | 第32-33页 |
(二) 我国网络反腐败相关的法律制度不健全 | 第33-35页 |
1. 网络反腐败的法律不健全 | 第33-34页 |
2. 网络反腐败的相关制度缺失 | 第34-35页 |
(三) 网络反腐败的组织系统不健全 | 第35-36页 |
1. 监督、惩治腐败之职责的相关部门不完善 | 第35-36页 |
2. 政府与网民没有实现无缝对接 | 第36页 |
(四) 部分网民素质不高 | 第36-37页 |
1. 网民文化素质参差不齐 | 第36-37页 |
2. 部分网民道德和法律意识不强 | 第37页 |
(五) 整个网络反腐监管不够 | 第37-40页 |
1. 对网络不良信息的监管力度不够 | 第37-38页 |
2. 网络监管存在技术问题 | 第38-40页 |
四、完善我国网络反腐败的对策 | 第40-50页 |
(一) 提高我国领导干部对网络反腐的认识 | 第40-41页 |
1. 参加培训和学习,提高网络技能和网络媒体素养 | 第40页 |
2. 提高对网络舆论的认识 | 第40-41页 |
3. 提高对网络反腐重要性的认识 | 第41页 |
(二) 建立并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 | 第41-44页 |
1. 法律方面 | 第41-42页 |
2. 制度方面 | 第42-44页 |
(三) 健全网络反腐的组织系统 | 第44-46页 |
1. 利用全国信访信息系统搭建网络举报框架 | 第44-45页 |
2. 完善政府与网民互动机制 | 第45-46页 |
3. 完善网络反腐预警机制 | 第46页 |
(四) 提高网民素质 | 第46-48页 |
1. 增强网民的网络道德教育 | 第46-47页 |
2. 提高网民网络反腐的法律素养 | 第47页 |
3. 政府部门提高网民素质的具体做法 | 第47-48页 |
(五) 加强网络监管的力度 | 第48-50页 |
1. 完善网络监控技术 | 第48页 |
2. 完善网络信息的审查与筛选机制 | 第48-49页 |
3. 建设网络监督调控机制 | 第49-50页 |
结语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58页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情况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