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梯度孔Y型分子筛的原位合成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9页
前言第19-2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21-31页
   ·梯度孔分子筛第21页
     ·梯度孔分子筛的概述第21页
     ·梯度孔Y型分子筛的研究意义第21页
   ·梯度孔Y型分子筛的催化应用第21-22页
   ·梯度孔分子筛的合成方法第22-27页
     ·后合成处理法第22-24页
     ·模板法第24-27页
     ·模板-后处理混合法第27页
   ·低成本合成分子筛的方法第27-30页
     ·廉价有机模板剂第27-28页
     ·回收有机模板剂第28-29页
     ·无溶剂合成分子筛第29-30页
     ·母液循环第30页
   ·本课题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第30-31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31-35页
   ·化学试剂第31页
   ·实验仪器第31-32页
   ·样品结构表征方法第32-35页
     ·X射线晶体粉末衍射(XRD)分析第32页
     ·比表面积及孔结构分析第32页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第32-33页
     ·扫描电镜(SEM)分析第33页
     ·透射电镜(TEM)分析第33页
     ·热重(TG)分析第33页
     ·核磁共振(NMR)分析第33页
     ·相对结晶度的计算方法第33-35页
第三章 梯度孔Y型分子筛的原位合成第35-51页
   ·引言第35页
   ·实验部分第35-36页
     ·模板剂的合成第35-36页
     ·导向剂的制备第36页
     ·梯度孔Y型分子筛的合成第36页
   ·原位合成机理第36-38页
   ·模板剂的表征分析第38-40页
     ·~1H-NMR分析第38-39页
     ·FT-IR分析第39-40页
   ·研究合成因素对分子筛结构的影响第40-43页
     ·Na_2O含量第40-41页
     ·水量第41-42页
     ·搅拌方式第42-43页
   ·原位合成梯度孔Y型分子筛的表征第43-50页
     ·XRD分析第43-44页
     ·FT-IR分析第44-45页
     ·N_2吸附-脱附分析第45-47页
     ·SEM分析第47页
     ·TEM分析第47-48页
     ·TG分析第48-49页
     ·~(29)Si-NMR分析第49页
     ·~(27)Al-NMR分析第49-50页
   ·小结第50-51页
第四章 梯度孔Y型分子筛的10L釜放大合成第51-63页
   ·引言第51页
   ·实验部分第51页
     ·导向剂的制备第51页
     ·梯度孔Y型分子筛的合成第51页
   ·放大合成与小试合成产率对比第51-52页
   ·合成因素对分子筛结晶度的影响第52-54页
     ·水解时间第52-53页
     ·晶化时间第53-54页
   ·放大合成梯度孔Y型分子筛的表征第54-60页
     ·XRD分析第54-55页
     ·FT-IR分析第55-56页
     ·N_2吸附-脱附分析第56-58页
     ·SEM分析第58-59页
     ·TEM分析第59页
     ·TG分析第59-60页
   ·放大合成产品的结晶度稳定性考察第60-61页
   ·小结第61-63页
第五章 放大合成产品的水热稳定性研究第63-69页
   ·引言第63页
   ·实验部分第63页
   ·放大合成产品的水热稳定性第63-68页
     ·XRD分析第63-64页
     ·N_2吸附-脱附分析第64-65页
     ·FT-IR分析第65-66页
     ·SEM分析第66-67页
     ·TEM分析第67-68页
   ·小结第68-69页
第六章 母液循环合成梯度孔Y型分子筛第69-91页
   ·引言第69页
   ·实验部分第69-70页
     ·梯度孔Y型分子筛的合成第69页
     ·母液多次循环原位合成梯度孔Y型分子筛第69-70页
     ·母液循环产品的水热稳定性第70页
   ·母液中原料含量的测定第70页
   ·母液循环工艺经济性分析第70-71页
   ·合成因素对分子筛结构的影响第71-75页
     ·母液加入量第71-72页
     ·晶化时间第72-73页
     ·晶化温度第73-74页
     ·水解时间第74-75页
   ·母液循环原位合成梯度孔Y型分子筛第75-84页
     ·XRD分析第75-76页
     ·FT-IR分析第76-77页
     ·N_2吸附-脱附分析第77-79页
     ·SEM表征第79-80页
     ·TEM分析第80-81页
     ·TG分析第81-82页
     ·~(29)Si-NMR分析第82-83页
     ·~(27)Al-NMR分析第83-84页
   ·母液循环产品的水热稳定性第84-89页
     ·XRD分析第84-85页
     ·FT-IR分析第85-86页
     ·N_2吸附-脱附分析第86-87页
     ·SEM分析第87-88页
     ·TEM分析第88-89页
   ·本章小结第89-91页
第七章 有机硅烷-后处理合成梯度孔Y型分子筛第91-117页
   ·引言第91页
   ·实验部分第91-92页
   ·有机硅烷-后处理经济性分析第92-93页
   ·合成机理第93-95页
   ·有机硅烷-后处理合成路线的考察第95-102页
     ·XRD分析第95-96页
     ·N_2吸附-脱附分析第96-98页
     ·FT-IR分析第98-99页
     ·SEM分析第99-100页
     ·TEM分析第100-102页
   ·合成因素对分子筛结构的影响第102-109页
     ·考察模板剂用量第102-104页
     ·考察酸处理温度第104-105页
     ·考察酸处理时间第105-106页
     ·考察碱处理温度第106-107页
     ·考察碱处理时间第107-109页
   ·有机硅烷-后处理合成梯度孔Y型分子筛的表征第109-116页
     ·广角XRD分析第109页
     ·小角XRD分析第109-110页
     ·FT-IR分析第110-111页
     ·N_2吸附-脱附分析第111-113页
     ·SEM分析第113页
     ·TEM分析第113-114页
     ·TG分析第114-115页
     ·~(29)Si-NMR分析第115页
     ·~(27)Al-NMR分析第115-116页
   ·本章小结第116-117页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第117-119页
参考文献第119-127页
致谢第127-128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28-129页
作者及导师简介第129-130页
附件第130-131页

论文共13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聚集诱导发光在化学发光分析及胶束形成过程监测中的应用
下一篇:SBA-15孔内共轭有机分子的组装及微孔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