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聚集诱导发光在化学发光分析及胶束形成过程监测中的应用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3页
缩写对照第13-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35页
   ·聚集诱导发光(AIE)的应用研究进展第15-25页
     ·AIE分子探针在化学传感中的研究进展第15-19页
     ·AIE分子探针在生物检测中的研究进展第19-21页
     ·AIE分子探针在光电领域的研究进展第21-23页
     ·AIE分子探针在刺激响应检测中的研究进展第23-25页
   ·化学发光共振能量转移分析方法第25-30页
     ·化学发光共振能量转移的基本原理第25-26页
     ·化学发光共振能量转移体系及研究进展第26-30页
   ·表面活性剂形成胶束的过程及测定第30-33页
     ·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方法第30-31页
     ·表面活性剂预聚集体的测定第31-33页
   ·本课题的提出第33-35页
第二章 AIE在化学发光共振能量转移中的应用第35-55页
   ·引言第35-36页
   ·实验部分第36-40页
     ·试剂部分第36-37页
     ·设备和仪器第37-38页
     ·金纳米簇的合成第38页
     ·一价金-巯基化合物的合成第38页
     ·9,10-二[4-(3-磺酸丙氧基)-苯乙烯基]蒽磺酸钠盐的合成第38-39页
     ·化学发光实验第39-40页
   ·结果和讨论第40-53页
     ·金纳米簇的AIE特征第40-44页
     ·AIE分子增强化学发光共振能量转移效率第44-53页
       ·聚集态的金纳米簇对化学发光共振能量转移效率的增强第44-47页
       ·聚集态的金纳米簇作为化学发光共振能量转移效率能量受体的优势第47-50页
       ·AIE分子增敏化学发光的通用性第50-53页
   ·结论第53-55页
第三章 AIE表面活性剂探针对胶束形成过程的监测第55-67页
   ·引言第55-56页
   ·实验部分第56-59页
     ·试剂部分第56页
     ·设备和仪器第56-57页
     ·TPE-SDS的合成第57-58页
     ·荧光法检测胶束的形成过程第58-59页
   ·结果和讨论第59-66页
     ·TPE-SDS的表面活性剂性质第59-60页
     ·利用TPE-SDS探针检测表面活性剂的预胶束和临界胶束浓度第60-66页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预胶束和临界胶束浓度的检测第60-63页
       ·机理讨论第63-65页
       ·阳离子和非离子型离子表面活性剂的预胶束和临界胶束浓度的检测第65-66页
   ·结论第66-67页
第四章 结论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9页
致谢第79-81页
科研成果第81-83页
作者和导师介绍第83-85页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第85-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磁性金属有机骨架催化剂的制备及其Heck反应性能研究
下一篇:梯度孔Y型分子筛的原位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