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菌类(食用菌)论文--木耳(云耳、黑木耳)论文

秦巴山区黑木耳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液体发酵条件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21页
   ·黑木耳研究概述第11-13页
     ·黑木耳的生物学特性及分布第11-12页
     ·黑木耳的食药用功效第12页
     ·黑木耳产业的发展前景第12-13页
   ·秦巴山区食用菌研究进展概况第13-14页
     ·秦巴山区生态条件第13-14页
     ·秦巴山区食(药)用菌研究概况第14页
   ·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第14-17页
     ·形态学标记第15页
     ·细胞学标记第15-16页
     ·生化标记第16-17页
     ·分子遗传标记第17页
   ·食用菌液体发酵工艺研究进展第17-18页
   ·研究意义及内容第18-21页
     ·研究意义第18-19页
     ·研究内容第19页
     ·技术路线第19-21页
第2章 秦巴山区黑木耳生物学特性研究第21-33页
   ·材料与仪器设备第21-23页
     ·供试菌株及来源第21-23页
     ·培养基及主要成分第23页
     ·主要试剂第23页
     ·仪器设备第23页
   ·试验方法第23-24页
     ·黑木耳菌株的活化第23-24页
     ·黑木耳菌株菌落形态特征第24页
     ·黑木耳菌株液体形态特征第24页
     ·黑木耳农学性状第24页
   ·结果与分析第24-31页
     ·黑木耳菌株菌落形态特征第24-26页
     ·黑木耳菌株液体形态特征第26-29页
     ·黑木耳农学性状第29-31页
   ·小结与讨论第31-33页
第3章 秦巴山区黑木耳菌株遗传多样性研究第33-51页
   ·材料与仪器设备第33-35页
     ·供试菌株及来源第33页
     ·培养基及主要成分第33页
     ·主要试剂第33-34页
     ·仪器设备第34-35页
   ·试验方法第35-37页
     ·酯酶同工酶分析第35-36页
     ·ITS序列分析第36-37页
     ·颉颃反应第37页
   ·结果与分析第37-48页
     ·酯酶同工酶分析第37-43页
     ·ITS序列分析第43-45页
     ·颉颃反应第45-48页
   ·小结与讨论第48-51页
第4章 黑木耳261液体发酵条件的研究第51-61页
   ·材料与仪器设备第51-52页
     ·供试菌株第51页
     ·培养基及主要成分第51页
     ·主要试剂第51-52页
     ·仪器设备第52页
   ·试验方法第52-53页
     ·黑木耳菌株的活化第52页
     ·液体种的培养第52页
     ·菌丝生物量的测定第52-53页
     ·黑木耳液体培养单因素试验设计第53页
     ·响应面法优化黑木耳液体种培养条件第53页
   ·结果与分析第53-59页
     ·碳、氮源的筛选第53-54页
     ·黑木耳液体种培养条件的单因素试验第54-56页
     ·黑木耳液体发酵培养基的响应面分析第56-59页
   ·小结与讨论第59-61页
第5章 结论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7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第70-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的专业文章翻译-以眼镜验光书为例--以眼镜验光书为例
下一篇:开口箭的克隆多样性分析--基于微卫星分子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