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67页 |
·铁性材料 | 第12-17页 |
·大容量垂直磁存储 | 第12-16页 |
·微波吸收/雷达隐身及电磁防护材料 | 第16-17页 |
·磁性能的表征 | 第17-25页 |
·晶粒间交换耦合作用与退磁曲线分析方法 | 第18-19页 |
·磁反转体积与磁粘滞系数法-与时间相关的磁性测量 | 第19页 |
·M-T 测试—与温度相关的磁性测量 | 第19-21页 |
·直流磁化率与交流磁化率的测量 | 第21-23页 |
·穆斯堡尔谱参数(M?ssbauer spectrum) | 第23-25页 |
·微波频率下复磁导率及复介电常数的测量 | 第25-28页 |
·磁各向异性 | 第28-31页 |
·磁晶各向异性能 | 第28-30页 |
·立方晶系的磁晶各向异性 | 第28-29页 |
·六角晶系的磁晶各向异性 | 第29-30页 |
·磁致伸缩与磁弹性能 | 第30-31页 |
·磁形状各向异性能与各向异性场 | 第31页 |
·铁氧体的分类及用途 | 第31-39页 |
·尖晶石铁氧体 | 第31-32页 |
·磁铅石型铁氧体(六角晶系铁氧体) | 第32-38页 |
·钡铁氧体的结构及合成 | 第33-36页 |
·六角晶系铁氧体的磁性质及用途 | 第36页 |
·六角晶系铁氧体的多铁性 | 第36-38页 |
·石榴石型铁氧体 | 第38-39页 |
·钙钛矿型铁氧体 | 第39页 |
·铁酸钴(尖晶石铁氧体)的制备方法及离子掺杂 | 第39-45页 |
·尖晶石铁氧体的晶体结构、离子占位及磁性来源 | 第45-46页 |
·吸波/隐身材料和电磁防护材料对介电和磁性质的要求 | 第46-49页 |
·吸波材料磁损耗机制 | 第46-47页 |
·吸波材料电损耗机制 | 第47-49页 |
·一般材料的电损耗机制 | 第47-48页 |
·铁氧体电损耗机制 | 第48-49页 |
·吸波/隐身材料研究现状 | 第49-53页 |
·本论文研究目的、内容及研究方案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7页 |
第二章 高压脉冲电化学沉积法制备 CoFe_x 纳米线阵列 | 第67-84页 |
·引言 | 第67-69页 |
·实验 | 第69-71页 |
·AAO 模板的制备 | 第69页 |
·CoFe_x纳米线阵列的高压脉冲电沉积制备 | 第69-70页 |
·纳米线阵列的表征与测试 | 第70-71页 |
·纳米线阵列的结构、形貌及磁性能 | 第71-78页 |
·电沉积过程分析 | 第78-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第三章 溶剂热制备不同钴比例 CoxFe_(3-x)O_4亚微米球及其微波吸收性能 | 第84-109页 |
·引言 | 第84-86页 |
·实验部分 | 第86页 |
·材料的制备 | 第86页 |
·材料的表征和性能测试 | 第86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86-103页 |
·晶体结构和形貌 | 第86-88页 |
·亚微米球的磁性及介电性能 | 第88-95页 |
·亚微米球的吸波性能 | 第95-96页 |
·XPS 对于原子占位的分析及讨论 | 第96-100页 |
·磁损耗和介电损耗对于吸波性能的贡献及不同钴铁比例对性能的影响 | 第100-103页 |
·本章小结 | 第103-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09页 |
第四章 铁酸钴亚微米球包覆鹿角形状钛酸钡:制备、表征、介电和微波衰减性能 | 第109-136页 |
·引言 | 第109-113页 |
·实验部分 | 第113-114页 |
·样品的制备 | 第113-114页 |
·样品结构和性能表征 | 第11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14-131页 |
·晶体结构与形貌 | 第114-123页 |
·钛酸钡(BTO)和钛酸钡/铁酸钴复合物(BTO/CFO)的微波介电和磁性能 | 第123-125页 |
·BTO 和 BTO/CFO 在 2-18 GHz 的微波反射率 | 第125-128页 |
·介电共振的产生机制及讨论 | 第128-130页 |
·鹿角形状 BTO 用于 11.52GHz 频率微波电磁防护 | 第130-131页 |
·本章小结 | 第131-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132-136页 |
结论 | 第136-13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第139-140页 |
致谢 | 第1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