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7页 |
·课题背景 | 第7-8页 |
·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 | 第8-16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第17-20页 |
·实验仪器与药品 | 第17-18页 |
·实验仪器 | 第17页 |
·实验药品 | 第17-18页 |
·制备方法 | 第18-19页 |
·表征和性能测试方法 | 第19-20页 |
第3章 化合物1 的合成、晶体结构与荧光性质 | 第20-26页 |
·(C_(20)O_2H_(14))(C_(12)N_2H_8) (化合物1)的合成 | 第20-21页 |
·(C_(20)O_2H_(14))(C_(12)N_2H_8) (化合物1)的表征 | 第21-23页 |
·(C_(20)O_2H_(14))(C_(12)N_2H_8) (化合物1)的红外光谱 | 第21页 |
·(C_(20)O_2H_(14))(C_(12)N_2H_8) (化合物1)的核磁共振氢谱 | 第21页 |
·(C_(20)O_2H_(14))(C_(12)N_2H_8) (化合物1)晶体结构测定 | 第21-23页 |
·(C_(20)O_2H_(14))(C_(12)N_2H_8) (化合物1)的元素分析 | 第23页 |
·(C_(20)O_2H_(14))(C_(12)N_2H_8) (化合物1)的性能测试 | 第23-24页 |
·(C_(20)O_2H_(14))(C_(12)N_2H_8) (化合物1)的紫外光谱 | 第23-24页 |
·(C_(20)O_2H_(14))(C_(12)N_2H_8) (化合物1)的荧光光谱 | 第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第4章 双核配合物2 的合成与晶体结构 | 第26-32页 |
·配合物2 的合成 | 第26-27页 |
·配合物2 的晶体结构 | 第27-30页 |
·配合物2 的元素分析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5章 配合物3~9 的合成表征及性能测试 | 第32-56页 |
·配合物3~9 的合成 | 第32-34页 |
·配合物3~9 的表征 | 第34-45页 |
·配合物3~9 的红外光谱 | 第34-37页 |
·配合物3~9 的晶体结构 | 第37-44页 |
·配合物3~9 的元素分析 | 第44-45页 |
·配合物3~9 的性能测试 | 第45-55页 |
·配合物4~9 的紫外光谱 | 第45-46页 |
·配体和配合物3~9 荧光光谱 | 第46-52页 |
·配合物3~9 荧光寿命 | 第52-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6章 聚合物10~14 的设计合成及性能测试 | 第56-75页 |
·聚合物10~14 的合成 | 第56-58页 |
·聚合物10~14 的结构表征 | 第58-70页 |
·聚合物10~14 的红外光谱测试 | 第58-59页 |
·聚合物10~14 单晶衍射和解析 | 第59-70页 |
·聚合物10~14 元素分析 | 第70页 |
·聚合物10~14 的荧光性能测试 | 第70-74页 |
·聚合物10~14 的固态荧光光谱 | 第70-72页 |
·聚合物10~14 的荧光寿命 | 第72-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7章 稀土聚合物15 的合成、表征及发光性能 | 第75-84页 |
·聚合物15 的设计合成 | 第75页 |
·聚合物15 的表征 | 第75-80页 |
·聚合物15 的红外光谱测试 | 第75-77页 |
·聚合物15 晶体结构测试及解析 | 第77-80页 |
·聚合物15 的元素分析 | 第80页 |
·聚合物15 的性能 | 第80-83页 |
·聚合物15 的荧光光谱 | 第80-82页 |
·聚合物15 的荧光寿命 | 第82-83页 |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结论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0-92页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