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4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4-51页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的意义 | 第14-19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4-16页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16-19页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9-32页 |
一、关于小企业融资难题的成因及对策的文献 | 第19-22页 |
二、关于小银行对小企业贷款优势的文献 | 第22-23页 |
三、关于银行产业组织的文献 | 第23-27页 |
四、关于连锁银行制的文献 | 第27-30页 |
五、对国内外文献的评论 | 第30-32页 |
第三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32-40页 |
一、小企业概念 | 第32-39页 |
二、小银行概念 | 第39-40页 |
第四节 本文研究概况及主要创新和不足 | 第40-50页 |
一、研究思路和逻辑结构 | 第40-42页 |
二、研究重点、难点和方法 | 第42-45页 |
三、重要结论及政策含义 | 第45-49页 |
四、主要创新和不足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二章 连锁银行制的学理分析 | 第51-111页 |
第一节 连锁银行制概念的逻辑分析 | 第51-67页 |
一、前概念与科学概念的辩证逻辑 | 第51-53页 |
二、连锁与连锁银行制的前概念 | 第53-58页 |
三、连锁银行制科学概念的形成 | 第58-67页 |
第二节 连锁银行制存在的合理性分析 | 第67-74页 |
一、存在的合理性分析:“功能观”和“机构观”的综合视角 | 第67-69页 |
二、连锁银行为什么存在:基于“功能观”的一般分析 | 第69-70页 |
三、连锁银行制如何存在:基于“机构观”的专门考察 | 第70-74页 |
第三节 连锁银行制对小企业融资的比较优势分析 | 第74-81页 |
一、连锁银行制对单一银行制的比较优势 | 第74-76页 |
二、连锁银行制对分支行制的比较优势 | 第76-77页 |
三、连锁银行制对集团银行制的比较优势 | 第77-81页 |
第四节 连锁银行制及其比较优势的实现机制分析 | 第81-109页 |
一、可竞争小银行市场模型描述 | 第81-89页 |
二、非连锁背景下的静态分析 | 第89-96页 |
三、连锁背景下的静态分析 | 第96-100页 |
四、非连锁背景下动态分析 | 第100-104页 |
五、连锁背景下的动态分析 | 第104-106页 |
六、非连锁和连锁情形下的福利分析 | 第106-109页 |
本章小结 | 第109-111页 |
第三章 美国连锁银行制的历史渊源与经验教训 | 第111-223页 |
第一节 美国连锁银行制的历史渊源与实践路径 | 第111-184页 |
一、1776~1914年连锁银行制的逐步萌芽 | 第112-140页 |
二、1914~1930年连锁银行制的快速成长 | 第140-148页 |
三、1930~1945年连锁银行制的初步繁荣 | 第148-159页 |
四、1945年后连锁银行制繁荣鼎盛及其向“幕后英雄”加速转变 | 第159-178页 |
五、连锁银行制的最新发展:典型案例 | 第178-184页 |
第二节 美国连锁银行制的经验借鉴与历史教训 | 第184-221页 |
一、连锁银行制的计量分析与检验 | 第184-205页 |
二、连锁银行制的计量结果解读与经验借鉴 | 第205-219页 |
三、连锁银行制的计量结果解读与历史教训 | 第219-2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21-223页 |
第四章 我国小银行的发展及其双重困局的形成 | 第223-251页 |
第一节 信用合作社的发展及其面临的矛盾 | 第223-234页 |
一、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与演变 | 第223-228页 |
二、城市信用社的发展与演变 | 第228-230页 |
三、信用社发展面临的矛盾 | 第230-234页 |
第二节 村镇银行的发展及其面临的矛盾 | 第234-240页 |
一、村镇银行制度的推行与发展 | 第234-237页 |
二、村镇银行发展面临的矛盾 | 第237-240页 |
第三节 小银行发展面临的矛盾与双重困局的形成 | 第240-249页 |
一、小银行发展面临的矛盾揭示了两类资源配置关系 | 第240-243页 |
二、资源配置关系的失调导致小银行发展陷入双重困局 | 第243-249页 |
本章小结 | 第249-251页 |
第五章 我国建立连锁银行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索 | 第251-271页 |
第一节 我国建立连锁银行制的必要性 | 第251-261页 |
一、连锁银行制有利于打破小银行发展的双重困局 | 第251-253页 |
二、连锁银行制有利于弥补我国银行市场结构的缺陷 | 第253-256页 |
三、连锁银行对小企业融资比当前小银行法人机构更具优势 | 第256-261页 |
第二节 我国建立连锁银行制的可行性 | 第261-270页 |
一、以小企业强烈的融资意愿为需求基础 | 第261-262页 |
二、以进入银行业意愿强烈的民营资本为源头活水 | 第262-263页 |
三、众多小型金融机构是建立连锁银行体系的组织资源 | 第263-264页 |
四、符合我国国情的城镇化是连锁银行制发展的重要经济基础 | 第264-265页 |
五、银行支持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法规成为连锁银行建立的重要依据 | 第265-270页 |
本章小结 | 第270-271页 |
第六章 我国连锁银行制的基本构想 | 第271-304页 |
第一节 建立连锁银行制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 第271-279页 |
一、从战略高度看待连锁银行制 | 第271-273页 |
二、市场主导和政府作用相结合 | 第273-276页 |
三、银行经营管理和风险防控模式优先 | 第276-278页 |
四、区域连锁与全国规划相结合 | 第278-279页 |
第二节 连锁银行制的组织构想 | 第279-300页 |
一、连锁银行制的组织特性、建立条件与主要内容 | 第279-282页 |
二、连锁银行的组建:企业组织制度视角 | 第282-284页 |
三、连锁银行体系的内部组织结构:产业组织结构视角 | 第284-289页 |
四、连锁银行体系的组织运行机制:产业组织运行视角 | 第289-300页 |
第三节 连锁银行体系的组织边界探索 | 第300-303页 |
一、一般企业组织的法定边界与效率边界 | 第300-302页 |
二、连锁银行的法定边界和连锁银行体系的效率边界 | 第302-303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304页 |
第七章 我国构建连锁银行制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 第304-316页 |
第一节 我国构建连锁银行制面临的问题 | 第304-310页 |
一、思想认识问题 | 第304-306页 |
二、政府与银行利益取舍问题 | 第306页 |
三、对商业特许经营的借鉴与监管协调问题 | 第306-309页 |
四、对连锁银行的政策扶持问题 | 第309-310页 |
第二节 对策思考 | 第310-315页 |
一、解放思想以提高认识 | 第310-312页 |
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协调政府与银行利益关系 | 第312-313页 |
三、加强相关部门对连锁银行的监管协调关系 | 第313-314页 |
四、加强对连锁银行体系的扶持政策 | 第314-315页 |
本章小结 | 第315-316页 |
附录 | 第316-361页 |
参考文献 | 第361-375页 |
后记 | 第3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