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李东阳《怀麓堂诗话》格调诗学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绪论第8-10页
第一章 格调诗学本体论第10-22页
 第一节 本质特征论第10-16页
  一、从诗乐一体到独重声调第11-13页
  二、从诗家六义到独重比兴第13-14页
  三、从声调比兴到格调本体第14-16页
 第二节 发生功用论第16-19页
  一、“缘情”发生论第16-17页
  二、“言志”功用论第17-18页
  三、“情志”中和论第18-19页
 第三节 文体辨析论第19-22页
  一、外部诗文之别第19-20页
  二、内部古律之辨第20-22页
第二章 格调诗学创作论第22-35页
 第一节 复古通变论第22-26页
  一、宗唐黜宋的复古倾向第22-24页
  二、自得于心的创新意识第24-26页
 第二节 审美特征论第26-30页
  一、辞以达意的表现第26-27页
  二、远淡简尽的意味第27-28页
  三、浑雅正大的意境第28-30页
 第三节 创作技巧论第30-35页
  一、强调声调格律第30-31页
  二、注意字法锻炼第31-33页
  三、讲究句法起结第33-35页
第三章 格调诗学鉴赏论第35-49页
 第一节 鉴赏修养论第35-37页
  一、必有“具眼具耳”第35-36页
  二、注重生命体验第36-37页
 第二节 鉴赏方法论第37-42页
  一、主张“识兼诸家”第37-39页
  二、要求“论诗取声”第39-40页
  三、提出“时代格调”第40-42页
 第三节 鉴赏实践论第42-49页
  一、推尊“唐音为调”第42-45页
  二、贬斥“小乘”“尸解”第45-47页
  三、赞许“深于古诗”第47-49页
结论第49-51页
附录:《怀麓堂诗话》研究综述第51-57页
参考文献第57-59页
后记第59-6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乐府《江南弄》研究
下一篇:从《上岭村的谋杀》看凡一平小说中的家园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