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符号与缩写一览表 | 第9-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4页 |
| ·概述 | 第10-11页 |
| ·非离子聚合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复合体系的研究方法 | 第11-17页 |
| ·表面张力 | 第11页 |
| ·电导率 | 第11-12页 |
| ·黏度法和流变学 | 第12-13页 |
| ·荧光探针 | 第13页 |
| ·核磁共振(NMR) | 第13-15页 |
| ·离子选择性电极(ISE) | 第15页 |
| ·小角度中子散射(SANS) | 第15-17页 |
| ·影响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的因素 | 第17-19页 |
| ·聚合物的分子量与类型 | 第17页 |
| ·表面活性剂离子头基与烷基链长 | 第17-18页 |
| ·温度 | 第18页 |
| ·外加盐与pH | 第18-19页 |
| ·非离子聚合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机理和模型的研究进展 | 第19-22页 |
| ·相互作用机理和结构模型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 ·理论模型研究进展 | 第21-22页 |
| ·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 ·立题依据 | 第22-23页 |
|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 第二章 PVP-SDS溶液的比浓黏度特性和PVP的高分子链扩张 | 第24-33页 |
| ·引言 | 第24-25页 |
| ·实验部分 | 第25-26页 |
| ·实验试剂 | 第25页 |
| ·实验仪器 | 第25页 |
| ·黏度测定 | 第25-2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6-32页 |
| ·SDS水溶液的黏度 | 第26页 |
| ·SDS对PVP水溶液黏度的影响 | 第26-28页 |
| ·PVP-SDS团簇溶液的比浓黏度特性 | 第28-30页 |
| ·不同“比簇集量”相应的PVP高分子链扩张量 | 第30-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三章 PVP-SDS溶液的电导率特性和PVP束缚SDS胶束的离子解离度 | 第33-41页 |
| ·引言 | 第33页 |
| ·实验部分 | 第33-34页 |
| ·实验试剂 | 第33页 |
| ·实验仪器 | 第33-34页 |
| ·电导率测定 | 第3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4-40页 |
| ·SDS溶液电导率曲线 | 第34-35页 |
| ·PVP-SDS溶液电导率曲线 | 第35-38页 |
| ·PVP-SDS团簇溶液电导率特性 | 第38-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第四章 PVP-SDS溶液的毛细管电泳特性和PVP-SDS团簇的相对电泳迁移率 | 第41-51页 |
| ·引言 | 第41页 |
| ·实验部分 | 第41-43页 |
| ·实验试剂 | 第41-42页 |
| ·实验仪器 | 第42页 |
| ·毛细管电泳测定 | 第42-4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3-50页 |
| ·SDS对PVP-SDS溶液毛细管电泳图谱的影响 | 第43-47页 |
| ·缓冲液离子强度对PVP-SDS团簇相对电泳迁移率的影响 | 第47-49页 |
| ·缓冲液pH对PVP-SDS团簇相对电泳迁移率的影响 | 第49-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第五章PVP-SDS团簇相互作用机理及其“拟聚电解质”结构 | 第51-55页 |
| ·PVP-SDS团簇是否为“拟聚电解质” | 第51-52页 |
| ·PVP-SDS“拟聚阴离子”的直接证据 | 第52页 |
| ·PVP-SDS“拟聚阴离子”的电离情况 | 第52-53页 |
| ·PVP-SDS“拟聚阴离子”结构模型 | 第53-55页 |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55-56页 |
| 主要结论 | 第55页 |
| 展望 | 第55-56页 |
| 致谢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6页 |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