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6页 |
引言 | 第6-13页 |
第一章 寒山形象构成的源流 | 第13-27页 |
第一节 寒山及寒山诗中的寒山形象 | 第13-21页 |
第二节 寒山形象与唐末五代罗汉画造型 | 第21-27页 |
第二章 宋代寒山画形象与禅宗思想 | 第27-55页 |
第一节 宋代禅宗绘画观与寒山形象的禅宗化 | 第27-36页 |
第二节 宋代禅宗人物画中的寒山形象 | 第36-44页 |
第三节 梁楷与法常之《寒山拾得图》 | 第44-55页 |
第三章 宋代寒山造型之特质及内涵 | 第55-66页 |
第一节 宋代绘画中寒山形象异行之“笑” | 第55-60页 |
第二节 寒拾绘画形象“发式”及“睡”的符号特质 | 第60-66页 |
结语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附录 | 第71-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