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7页 |
·前言 | 第11-12页 |
·石墨烯简介 | 第12-15页 |
·石墨烯的物理性能 | 第12-13页 |
·石墨烯的化学性能 | 第13页 |
·石墨烯的合成 | 第13-15页 |
·超级电容器简介 | 第15-22页 |
·超级电容器的发展历史 | 第15页 |
·超级电容器的工作原理 | 第15-16页 |
·超级电容器的分类 | 第16页 |
·超级电容器常见的炭基电极材料 | 第16-19页 |
·导电聚合物电极材料 | 第19-20页 |
·过渡金属氧化物 | 第20-21页 |
·氮掺杂多孔碳电极材料的制备和应用 | 第21-22页 |
·石墨烯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 第22页 |
·石墨烯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 第22-26页 |
·锂离子电池简介 | 第22-23页 |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 第23页 |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 第23-24页 |
·石墨烯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 第24-26页 |
·课题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第二章 微孔-介孔含氮炭纳米纤维的合成及其电容性能研究 | 第27-42页 |
·引言 | 第27-28页 |
·实验部分 | 第28-30页 |
·化学试剂及来源 | 第28页 |
·仪器及设备 | 第28-29页 |
·实验方法 | 第29-30页 |
·表征 | 第3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0-40页 |
·Ppy前驱体的微观形貌分析 | 第30-31页 |
·ACN和CN的微观形貌分析 | 第31-32页 |
·ACN和CN的X射线衍射测试 | 第32-33页 |
·ACN和CN样品的氮吸附和孔径分布分析 | 第33-34页 |
·ACN和CN样品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元素分析 | 第34-36页 |
·ACN和CN的循环伏安测试 | 第36-37页 |
·ACN和CN的恒流充放电测试 | 第37-39页 |
·ACN和CN的阻抗分析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三章 含氮炭/石墨烯复合纳米片的合成及其电化学储锂性能研究 | 第42-54页 |
·引言 | 第42-43页 |
·实验部分 | 第43-45页 |
·化学试剂及来源 | 第43页 |
·仪器及设备 | 第43-44页 |
·实验方法 | 第44页 |
·电池的组装过程 | 第44-45页 |
·表征 | 第4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5-53页 |
·Ppy和NC颗粒的形貌分析 | 第45-46页 |
·Ppy/GO复合物和CGC纳米片的形貌表征 | 第46-47页 |
·CGC纳米片和NC纳米颗粒的XRD和拉曼光谱分析 | 第47-48页 |
·CGC纳米片和NC纳米颗粒的低温氮吸附和孔径分布分析 | 第48页 |
·CGC纳米片和NC纳米颗粒的EDS元素分析 | 第48-50页 |
·CGC纳米片和NC纳米颗粒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元素分析 | 第50-51页 |
·CGC纳米片和NC纳米颗粒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51-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 三维多层次孔石墨化含氮炭及其高倍率的电容性能研究 | 第54-67页 |
·前言 | 第54-55页 |
·实验部分 | 第55-57页 |
·化学试剂及来源 | 第55页 |
·仪器及设备 | 第55-56页 |
·实验方法 | 第56-57页 |
·表征 | 第5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7-65页 |
·HPGC和HPC形貌表征 | 第57-59页 |
·HPGC-Ni混合物的EDS元素分析 | 第59-60页 |
·HPGC和HPC的石墨化分析 | 第60页 |
·HPGC和HPC的低温氮吸附和孔径分布分析 | 第60-61页 |
·HPGC和HPC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元素分析 | 第61-62页 |
·HPGC和HPC的循环伏安测试 | 第62-63页 |
·HPGC和HPC的恒流充放电测试 | 第63-65页 |
·HPGC和HPC的电化学阻抗分析 | 第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全文总结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基金项目 | 第79-81页 |